箱形整理也稱長方形或矩形整理形態(見圖3-33),就是股價上行到某個區域內出現多空完全平衡的狀態。也就是說,當股價上行到某個價位附近時,即遭到主力的打壓,強制股價回調;當下行到不遠的另一個價位時,即遭到主力護盤或新多頭吸納。這樣反反覆覆震盪把上檔形成的高點互相連接形成一條水平阻力線,而把下檔的低點也相互連接後形成一條水平支撐線,兩條直線形成平行的通道,不上傾,也不下移,而是水平發展,形成長方形走勢或箱形走勢。市場籌碼在箱形或長方形價值區域內震盪換手。這種洗盤方法適合於牛皮市、盤整市裏的洗盤方式。
圖3-33 箱形整理形態示意圖
箱形整理代表的意義是:股價在股票箱內上下錯落,由於散戶和小資金持有人在主力的心理戰術誘導下,失去了對市場正確的感知能力,見到股價上漲即追漲買入,買人後股價反而下跌,看到股價下跌即割肉出局,但賣出後,股價卻又拐頭向上。這樣不斷追漲殺跌,墊高其他投資者的持倉成本,也從而促進信心不堅定分子出局觀望,使籌碼在股票箱內充分換手,同時也逐步培養鐵桿追隨分子。
所以,主力進行箱體整理的目的,無非就是讓低價位散戶出局,最終拉昇股價,從而獲利。
前面說過箱形整理常常是在主力機構強行洗盤下形成的,上方的水準阻力線是主力預定的洗盤位置,下方的水準支撐線是護盤底線,在盤面上我們有時可以看到股價偶爾會跌破支撐線,但迅速回到支撐線之上,這可能是主力試探市場心態的方法。如果一個重要的支撐位跌破之後,市場並不進一步下挫,這預示着市場的拋壓已盡,沒有能力進一步下跌(見圖3-34)。
圖3-34 洪都航空箱形整理圖解
那麼在實際操作中,箱形整理形態能夠給我們提供哪些信息呢?
(1)矩形整理在形成的過程中,除非有突發性的消息擾亂,其成交量應該是不斷減少的,如果在該形態的形成期間,有不規則的高成交量出現,形態就可能失效。當股價突破矩形上限水平時,必須有成交量激增的配合;但若跌破下限水平時,就不需大成交量的配合,即上破要大量而下破可少量。
(2)矩形呈現突破後,股價經常出現回抽確認突破的有效性。這種情況通常會在突破後的3天到3個星期內出現,反抽將止於頂線水平之上,往下跌破後的假性回升,將會受阻於底線水平之下。
(3)—個高低波幅較大的矩形,較一個狹窄而長的矩形形態,未來更具突破力。即一旦向上突破,將是迅猛漲升,而一旦下破,也將是快速下跌。
而當股價向上突破箱形之後,根據經典理論,股價的上升空間至少是箱形本身的高度,但實際操作中會有一些出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即大的箱形形態比小的可靠得多。股價在股票箱中來回振盪的次數可多可少,這決定於市場的需要。振盪的次數越多,說明市場的浮碼清洗得越徹底,但要記住,振盪的尾聲必須伴隨着成交量的萎縮。
在實戰中,完全標準的箱形並不是常見的,股價走勢常常在整理的末段發生變化,不再具有大的波幅,反而逐漸沉寂下來,高點無法達到上次的高點,而低點比上次低點稍高一些,演變爲旗形。這種變形形態比標準矩形更爲可信,因爲形態的末端說明市場已清楚地表明瞭它的意願,即說明整理已到達末期,即將選擇方向。因此,真正的突破不一定發生在頸線位置上,真正的看盤高手不必等到頸線突破才進貨。當然,這需要更加細緻的看盤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