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論第73課:市場獲利機會的絕對分類
說起獲利,最一般的想法就是低買高賣獲利,但這是一種很籠統的看法,沒有什麼操作和指導意義。任何市場的獲利機會,在本ID理論下,都有一個最明確的分類。用本ID理論的語言來說只有兩種:中樞上移與中樞震盪。
顯然,站在走勢類型同級別的角度,中樞上移就意味着該級別的上漲走勢。而中樞震盪有可能是該級別的盤整,或者是該級別上漲中的新中樞形成後的延續過程。任何市場的獲利機會,都逃脫不了這兩種模式,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本ID理論用而且知。
在你的操作級別下,中樞上移中是不存在任何理論上的短差機會的,除非這種上移結束,進入新中樞的形成與震盪階段。而中樞震盪,就是短差的理論天堂。只要在任何中樞震盪向上的離開段賣點區域走掉,必然有機會在其後的中樞震盪買點區域回補回來,唯一需要一定技術的,就是對第三類買點的判斷。
如果出現第三買點你不回補回來,那麼就有可能錯過一次新的中樞上移。當然,還有相當的機會是進入一個更大的中樞震盪,那樣你回補回來的機會還是絕對存在的。
很多人經常說自己按本ID的理論做短差買不回來,這沒什麼奇怪的。如果你連中樞都沒有分清楚,級別也沒搞懂,中樞上移與中樞震盪也分不清楚,第三類買點就更糊塗,在這種情況下,你也能成功做短差,只能說你運氣好,死耗子摔到瞎貓爪子上了。天上哪能天天掉死耗子?
以上只是在某一級別上的應用。用同一級別的視角去看走勢,就如同用一個橫切面去考察。當把不同的級別進行縱向比較,對走勢的看法就有了一個縱向的視野。
一個月線級別的上漲,在年線級別上可能就是一箇中樞震盪中的一小段。站在年中樞的角度,如果這個上漲是從年中樞之下向中樞的回拉,那麼中樞的位置顯然就構成需要消化的阻力;如果是在年中樞之上對中樞的離開,那麼中樞就有反拉作用。這都是最簡單的問題。
下面談論的,是如何選擇超大的機會。
人生有限,一個年中樞的上移,就構成了人生中可能參與的最大投資機會。一個年線級別的中樞震盪,很有可能就要持續100年。如果你剛好落在這樣的世界裏,簡直是災難。而能遇到一個年中樞上移的機會,那就是最牛的長線投資了。最牛的長線投資,就是把一個年中樞的上移機會給拿住了。
當然,對於大多數人的生命來說,最現實的機會可能只是一個季線級別的上漲過程。否則年中樞上移這個過程沒結束,沒見到新的年中樞,人就已經沒了。
年中樞的上移過程,有時候需要n代人的見證。看看美國股市的走勢圖,到現在還沒有看到新的年中樞,依然在年中樞的上移中,想想美國股市有多少年了?
對於一個最現實的獲利來說,一個季線甚至月線的中樞上移,已經是足夠好的一生中最大的在單個品種上的長線獲利機會。
一個季度中樞的上移,可能就是一個延續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月線級別上漲。能有如此動力的企業,需要什麼樣的素質?
即使在全球化的環境下,單個企業的規模也是有其極限的。一個能實現超級上漲的公司,也不可能突破那個極限。因此作爲這個極限的頂,已經是現實存在了,根據企業所在的行業,其相應的極限還有所不同。對於操作來說,唯一需要知道的,就是哪些企業能向自己行業的極限衝擊。
針對中國的企業和上市公司來說,我們還可以給出一個判斷,就是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必然有至少一箇中國的上市公司會去衝擊全球的行業理論極限。這就是中國資本市場的現實魅力所在。因爲有多少個行業,就至少有多少隻真正的牛股。
有些行業,其上漲空間是有限的,因此可以篩選出去。這種行業的企業,註定是沒有季線甚至月線以上級別中樞上移的,除非企業轉型。要遠離那些註定沒有季線甚至月線以上級別中樞上移的行業,這些行業的企業,最終都是某級別的中樞震盪。
這裏就涉及基本面分析與整個世界經濟的綜合判斷。誰說本ID的理論只管技術?但是任何的基本面都必須在本ID的幾何理論的關照下才有意義。在這個視角的關照下,你才知道究竟這個基本面對應的是什麼級別、什麼類型的獲利機會。
找到了行業,就到了尋找具體企業的階段。對於長線投資來說,最牛的股票與最牛的企業,最終必然是對應的。沒有人是神仙,誰都不知道哪個企業是最後的獲勝者。但誰都知道,最終的獲勝者,其市值必然要達到一定的量級,例如10萬億人民幣的市值。那麼它的市值必然要經過任何一個低於10萬億人民幣的數字,例如9萬億、8萬億等。這就足夠了,這就可以馬上百分之百推理出,這個最終的獲勝者,或者是當下的龍頭,或者是在今後某一時刻超越當下龍頭的企業。
有這樣一個推論,本ID就可以構建出一個最合理的投資方案。
1.用最大的比例,例如70%,投在龍頭企業(可能是兩家)中,然後把其他30%分在最有成長性(可能是兩三家)的企業中。注意,在實際操作中,如果龍頭企業已經在基本面上顯示必然敗落的跡象,那麼當然就要去選擇最好的替代者,如此類推。
2.只要這個行業順序不變,那麼這個投資比例就不變,除非基本面上出現明顯的行業地位改變的跡象。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按等市值換股。當然,如果技術面把握得很好,完全可以在較大級別賣掉被超越的企業,在其後的買點再介入新的龍頭,或者是已經成長起來的企業。
3.這就是本ID理論的獨門武器了。充分利用可操作的中樞震盪(例如日線、周線等),把所有投資成本變爲0,然後不斷增加可以持有的籌碼。注意,這些籌碼有可能是新的有成長價值或價格被低估的公司。
4.沒有第四,如果一定要說,就是密切關注比價關係。這裏所說的比價關係,就是市值與行業地位的關係。從比價關係中發現其中低估的品種。
注意,任何投資,必須是0成本纔是真正有意義的。
以上這個策略,就是基本面、比價關係與技術面三個獨立系統完美的組合,能這樣操作股票,纔有點兒按本ID理論操作的味道。
以上方法只適合大資金操作,對於小資金而言,依然可以按照類似思路操作,不過只能用簡略版。例如,只跟蹤龍頭企業,或者只跟蹤最有成長性的企業。
對於原始資本積累比較少的小資金,利用小級別快速積累是更快捷的方法。但資金達到一定規模後,再按小級別操作就沒有太大意義了。
有人可能說,你怎麼不說政策面?政策面只不過較多地製造了一些超過周線級別的震盪,而這正好提供了技術上降低成本、增加籌碼的機會。192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沒能改變美國股市年線級別的中樞移動,政策面又算得了什麼?
纏論點睛
1.市場中的投資機會只有兩類:中樞移動和中樞震盪。中樞移動中不存在做短差的機會。而中樞震盪則是短差理論的天堂。投資者可以藉助次級別的第一類、第二類買賣點,以及中樞形態操作中樞震盪。
2.本課提供的適合大資金操作的方案,就是基本面、比價關係與技術面三個獨立系統的完美應用。對於小資金來說,利用小級別快速積累,是更快速的方法。當積累到一定資金規模時,小級別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投資微言
小資金追求爆炸式增長,大資金追求穩定性增長,這也是很多小資金無法成長爲大資金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