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显示消费者可以选择的两种商品或商品的各种组合的图表。在曲线上的任何一点,两者的结合将使消费者同样富裕或同样满意——因此无关紧要。
例如,如果您既喜欢热狗又喜欢汉堡包,您可能会不介意购买 20 个热狗但不买汉堡、45 个汉堡包但不买热狗,或者两者的某种组合,例如 14 个热狗和 20 个汉堡包(参见下图中的“A”点)。任一组合都提供相同的效用。
要点
- 无差异曲线显示了两种不同数量的商品的组合,可以为个人提供相同的满意度(效用)。
- 它在经济学中用于描述个人根据相对数量对一种商品或另一种商品没有特别偏好的情况。
- 因此,沿着曲线,消费者对所示商品的各种组合具有相同的偏好。
- 通常,无差异曲线显示为凸向原点,并且没有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
了解无差异曲线
标准无差异曲线分析使用简单的二维图表进行操作。每个轴代表一种经济商品。沿着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对曲线上的点所代表的任何商品组合都没有偏好。这是因为无差异曲线上的商品组合为消费者提供了相同水平的效用。
例如,一个小男孩可能对拥有两本漫画书和一本玩具卡车,或者四辆玩具卡车和一本漫画书不感兴趣,因此这两种组合都将是小男孩无差异曲线上的点。
无差异曲线是当代微观经济学中用来展示消费者偏好和预算限制的启发式工具。经济学家在福利经济学的研究中采用了无差异曲线原理。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冷漠的概念是假设的,因此与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采取的经济行为不相容。每一个动作都表明了偏好,而不是冷漠。此外,人们的相对偏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根据他们的社会背景而发生变化。
无差异曲线分析
无差异曲线在许多假设下运行。例如,每条无差异曲线通常凸向原点,并且没有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消费者总是被认为在远离原点的无差异曲线上获得商品捆绑时会更满意。
随着收入的增加,个人通常会改变他们的消费水平,因为他们可以买得起更多的商品。结果是,他们最终会走上一条离原点更远的无差异曲线——因此情况会更好。
微观经济学的许多核心原理都出现在无差异曲线分析中,包括:
- 个人选择
- 边际效用理论
- 收入
- 替代效应
- 主观价值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强调边际替代率(MRS)和机会成本。无差异曲线分析通常假设所有其他变量都是恒定或稳定的。
大多数经济学教科书都建立在无差异曲线的基础上,根据消费者的收入介绍该消费者的最佳商品选择。经典分析表明,最优消费束发生在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与其预算约束相切的点上。
边际替代率 (MRS)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称为边际替代率(MRS)。 MRS 是消费者愿意放弃(或替代)一种商品而选择另一种商品的比率。例如,看重苹果的消费者会更慢地放弃苹果而购买橙子,斜率将反映这种替代率。
无差异曲线的批评和并发症
像当代经济学的许多方面一样,无差异曲线因过于简单化或对人类行为做出不切实际的假设而受到批评。例如,消费者偏好可能在两个不同的时间点之间发生变化,从而使特定的无差异曲线实际上毫无用处。
其他批评家指出,理论上可能有凹无差异曲线,甚至可能在不同点处相对于原点凸或凹的圆形曲线。
无差异曲线解释什么?
经济学家使用无差异曲线来解释人们在遇到他们希望购买的两种商品时所考虑的权衡。由于人们的预算有限,他们无法购买所有东西。相反,必须考虑成本效益分析。无差异曲线通过显示两种商品的哪些数量为消费者提供相同的效用(即,他们保持无差异)来直观地描述这种权衡。
无差异曲线的公式是什么?
经济学中用于构建无差异曲线的公式是:
𝑈(𝑡, 𝑦)=𝑐
在哪里:
- c代表曲线上达到的效用水平并且是恒定的。
- t 和 y 是两种不同商品 t 和 y 的数量。
不同的 c 值对应于不同的无差异曲线,因此,如果我们增加预期效用,我们会获得一条新的无差异曲线,该曲线绘制在前一条曲线的上方和右侧。
无差异曲线有什么性质?
无差异曲线假设个人具有稳定且有序的偏好,并寻求最大化其效用。因此,无差异曲线将具有以下四个属性:
- 无差异曲线向下倾斜。
-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凸的。
- 绘制的曲线越靠右越高,对应的效用水平越高。
- 各种无差异曲线永远不能交叉或重叠。
归纳总结
无差异曲线是经济学和商业中使用的工具。曲线上的每个点都是不同数量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理论上,曲线上的任何点都会为个人提供同等的满意度(效用)。因此,消费者对他们选择哪种组合而不是另一种组合“漠不关心”。通常,无差异曲线显示为凸向原点,并且没有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
无差异曲线因对消费者行为做出不切实际的假设而受到批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每一种选择都表明人们对一种组合的偏好超过另一种组合,而不是对结果漠不关心。其他人指出,消费者偏好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将使给定的无差异曲线对任何分析都毫无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