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我們承認市場的視角比任何人都更廣、更遠(至少在理論上如此),比如可以表現爲任何一次熊市都會被事後揭露出來的事實證明是事出有因的,但是從某種程度上說。它也無法預見到這些因素對市場的影響是多麼的密切。可喜的是,我們發現,某些因素的影響是永久性的,以至於市場的情況與這些因素是有因果關係的。
但是上述命題的反命題是不成立的。因爲股市是宏觀經濟體中最積極、最活躍的部分之一,即宏觀經濟所包含的內容要遠遠多於股市,而股市僅僅是宏觀經濟體的一部分,所以股市的變化與經濟的變化並非是一一對應的。因此,對宏觀經濟的分析並不能對具體的股票投資提供直接有效的幫助。特別是,依據平均指數對個股的投機活動具有很強的欺騙性,投資個股從宏觀經濟數據出發,更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當然,看看相關的經濟數據會影響到哪些行業,以及對這些行業股票的影響情況如何還是需要的。換言之,利用相互驗證原則識別行業板塊指數的次級運動的發展狀況是非常必要的。
預先知道未來的經濟發展趨勢,其效益非常明顯:任何人都可以因此獲利,企業家可以據此增加或減少存貨,擴張或收縮生產,加速或拖延投資計劃,採用支出或儲蓄的政策;對於政治家來說,一旦發現經濟未來發展不利的因素,就可以採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刺激經濟。因此,通過股市對經濟前景作出預期其意義是重大的。
雖然幾百年來,股市曾經令一些投資人傾家蕩產,甚至身敗名裂,不過,股市同樣也曾經令許多人名利雙收、飛黃騰達,實現了追求財富的夢想。參與者如果打算獲利就必須擁有有升值潛力的商品。以價值計算,除了國家之外,公司就是最大的商品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明,股市之所以是參與人數最多的金融市場的原因。由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麼巴菲特能夠成爲世界首富了。因此,股市也是宏觀經濟體中最積極、最活躍的部分,並能成爲國民經濟的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