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財務指標可用於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每個指標通常包括或排除財務報表上的特定項目以得出其結果。
EBITDA、EBITDAR 和 EBITDARM 是盈利能力指標,有助於評估公司內運營部門的財務業績和資源配置。
下面,對每個進行定義,並檢查它們之間的差異。
關鍵點
- EBITDA 是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它衡量一家公司核心業務的盈利能力。
- EBITDAR 是 EBITDA 的一種變體,不包括租賃成本。
- EBITDARM 報告的收益尚未考慮上述成本以及高額租金和管理費。
- 這些指標的批評者認爲,它們忽略了必要的開支,因此不能準確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 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EBITDA 從利潤中扣除了債務融資成本、稅費、折舊和攤銷費用。因此,EBITDA 是有益的,因爲它提供了公司核心業務盈利能力的簡化視圖。
EBITDA 是通過計算營業收入並加上折舊和攤銷來計算的。它在 20 世紀 80 年代流行起來,用來顯示槓桿收購的潛在盈利能力。然而,有時,希望向公衆披露更有利數字的公司也會使用它。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
息稅前利潤 折舊、攤銷和 租金成本(EBITDAR) 是 EBITDA 的一種變體,其中不包括租金成本。去除租金成本可以分析那些可能擁有類似業務但選擇以不同方式獲取資產的公司——一些公司可能擁有資產,而其他公司則租用資產。去除租金可以在同類基礎上比較利潤。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
扣除利息、稅項、折舊、攤銷、租金成本及管理費前的利潤(EBITDARM) 扣除租金成本及管理費。
在分析租金和管理費佔運營成本很大一部分的公司時,EBITDARM 非常有用。例如,醫院通常租賃其使用的建築空間,這意味着租金可能佔運營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此外,需要大量存儲空間的公司將有較高的租金費用。EBITDARM 可以幫助剔除這些成本,從而更好地瞭解這些公司的運營績效。
它主要用於內部分析以及投資者和債權人使用。信用評級機構 (CRA) 也會對其進行審查,以評估公司的償債能力和信用評級。
EBITDA、EBITDAR 和 EBITDARM 的問題
許多人批評使用 EBITDA、EBITDAR 和 EBITDARM。
EBITDA、EBITDAR 和 EBITDARM 不是公認會計原則 (GAAP) 指標,這意味着它們沒有標準或統一性,因此在不同公司之間可能存在差異。
第一個問題是,這些數字可能被扭曲,因爲它們不能準確反映公司的現金流。其次,人們認爲這些數字很容易被操縱。最後一點是,它們忽略了實際費用的影響,例如營運資本的波動。批評者還表示,通過加回折舊,資本支出的經常性費用被忽略了。
結論
單獨使用時,EBITDA、EBITDAR 和 EBITDARM 只是檢查公司財務狀況(尤其是企業核心業務)的一種方式。但它們並非公司業績的全部。投資者和分析師必須使用各種不同的指標來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