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交易大廳?
交易大廳是指進行股票、固定收益、期貨、期權等金融工具交易活動的物理區域。
交易大廳位於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 和芝加哥交易所(CBOT) 等各種交易所的大樓內。交易大廳也可能作爲金融公司(如投資銀行或對沖基金)的交易活動中心而存在。
摘要
- 交易大廳是進行證券交易和相關活動的物理場所。
- 交易大廳可能位於證券交易場所(例如紐約證券交易所)或作爲金融公司辦公室內的交易活動中心。
- 在電子交易興起之前,公開喊價是交易大廳的主要交易方式。
- 今天交易大廳仍然存在,但其範圍和容量受到限制,因爲它們已被屏幕和算法交易所取代。
瞭解交易大廳
交易大廳由交易所的坑組成。這是因爲交易大廳有點圓形,臺階凹入地板,交易者必須踏入競技場進行交易。考慮到這種活動伴隨的忙碌、瘋狂的性質,人們可以看到這個綽號非常具有描述性。
在交易大廳可以找到許多不同類型的交易者。最常見的是場內經紀人,他們的任務是代表客戶進行交易。其他類型的交易者包括套期保值者、剝頭皮交易者、價差交易者和頭寸交易者。
經紀公司、投資銀行和其他參與交易活動的公司也可以擁有自己的交易大廳。在這些情況下,交易大廳是指交易部門所在的實體辦公地點,可以通過互聯網或電話完成交易。
隨着電子交易平臺的出現,許多曾經主導市場交易的交易大廳已經消失,因爲交易變得更加基於電子化。
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
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位於紐約市華爾街11 號,自 1865 年以來一直位於現在的位置。該交易所於 1878 年安裝了電話,爲投資者提供了與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交易員的直接聯繫。今天,在交易大廳發生的大多數交易都是自動化的,並且可以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內執行。交易大廳會響起鐘聲,表示每天交易的開盤和收盤。
在交易大廳已成爲過去的時代,紐約證券交易所於 2017 年宣佈將允許所有美國股票和交易所交易基金在其交易大廳交易,從而增加可在交易大廳交易的證券數量地板從大約 3,500 到大約 8,600。此次擴建於2018年上半年完成。
交易大廳和公開喊價方法
在電子交易興起之前,公開喊價是交易大廳中使用的主要交易方式。該方法使用口頭和手勢通信來傳達信息,例如股票名稱、經紀人想要交易的數量以及期望的價格。
例如,如果經紀人希望提高出價,他們可能會舉手。使用公開喊價方法執行的交易在交易大廳的個人與他們所代表的經紀商和投資者之間形成一份合同。
2017 年,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 確認打算保留其傳統的公開喊價交易大廳。這種交易方式的另一個勝利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已批准同樣位於芝加哥的BOX 期權交易所(BOX) 在其交易大廳進行公開喊價交易。
交易大廳之死
雖然交易大廳是證券交易的典範,但它們已在很大程度上被電腦屏幕、電子市場和算法交易所取代。
Instinet是交易大廳的第一個主要電子替代品,於 1967 年問世。有了 Instinet,客戶(僅限機構)可以繞過交易大廳並在保密的基礎上相互交易。 Instinet 是一個緩慢的增長者,直到 1980 年代才真正起飛,但已成爲與Bloomberg和Archipelago (2006 年被紐約證券交易所收購)等公司並列的重要參與者。
納斯達克始於 1971 年,但並沒有真正開始作爲一個電子交易系統——它基本上只是一個自動報價系統,允許經紀交易商查看其他公司提供的價格(然後通過電話處理交易)。最終,納斯達克增加了自動交易系統等其他功能。在 1987 年金融危機之後,當一些做市商拒絕拿起他們的電話時,小訂單執行系統被啓動,允許電子訂單輸入。其他系統緊隨其後。 CME 的Globex於 1992 年問世, Eurex於 1998 年首次亮相,許多其他交易所都採用了自己的電子系統。
鑑於電子系統的好處和客戶對它們的偏好,世界上很大一部分交易所已經轉換爲這種方法。倫敦證券交易所是最早進行轉換的主要交易所之一,於 1986 年進行轉換。1994 年意大利證券交易所緊隨其後,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於 1997 年轉換,東京證券交易所於 1999 年轉換爲全電子交易。 ,許多主要的期貨和期權交易所也進行了轉換。 (有關更多信息,請參閱全球電子股票市場。)
今天,美國或多或少地獨自維持着一些公開的抗議交流。紐約商品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CBOT) 和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 等主要商品和期權交易所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公開喊價。不過,在這些情況下,客戶也可以使用電子替代品。今天,大部分交易量是通過電子方式處理的,而不是在交易大廳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