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賺錢方法:尋找在市場上回購本公司股票的公司,債權/股權比例越低越好
尋找在市場上回購本公司股票的公司
如果有家中小型公司,在一段時間裏一直在市場上公開回購本公司股票,這無疑是個好兆頭。因爲這樣一來,就減少了市場上該公司股票的流通量,也暗示公司在未來有較好的業績增長。即使總的業績不變,由於股本減少,每股收益自然就上升。我們前面就談到過,每股收益的增加,是股價上升的原始驅動力。
從美國曆史上看,Tandy公司、Teledyne公司和Metromedia公司,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期,都曾成功地回購過本公司的股票。這三家公司的每股收益都有較大增長,股價隨之也大幅度上升。Tandy公司從1973年-1983年間,股價從2.75美元上升到60美元,Teledyne公司在1984,年6月前的13年間,股價從8美元上升到190美元。Metromedia公司的股票也從1977年開始的6年時間裏,從30美元上升到560美元。在這些股價狂飆的背後,可以看到:Teledyne公司經過8次回購股票,股本從1971年的8800萬股銳減到1984年的1500萬股,每股收益從0.61美元上升到20美元。
債權/股權比例越低越好
假如,你選擇的股票盤子較小,或者中等,那麼你還要留心一下該公司的長期債務或債券與股票的市值比例。一般來講,這個比例越低,公司的安全係數就相對高一點。如果一個公司債權/股權的比例比較高,那麼如果利息提升,該公司的負擔就會加重,收益則相應減少。這種運用高槓杆比例的公司,質量要差一些,風險也會大一些。
一個公司在最近兩三年來,其債權/股權比例持續下降,那樣的公司也可以列入投資考慮範圍。別的不講,至少該公司的利息支出逐年減少,收益則相應增加。另外,如果該公司的債券比較多,當公司的債券轉換成普通股的時候,公司的股權就會“稀釋”,這一點也不能不考慮到。
投資者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一點,小盤股並非一好百好。它們的弊端是流通性差,波動性大,股價漲跌幅度較大,風險和機遇都大。在第10章裏,我們將進一步闡述如何把這種風險降到最低程度。低價小盤股,如果沒有大機構在背後支持,也沒有一個機構大股東,這樣的公司少碰爲妙。因爲,這說明該公司不僅流動性差,而且公司質量有可能也不怎麼樣。
一個股票的日成交量是判斷其供求關係的最好的指標。一般來講,在股價盤整期,交易量見底;在股價突然出現大的波動的時候,明顯放量。當一隻股票突破前期平臺的時候,交易量至少應該增加50%,甚至超過100%。
總而言之,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應選擇股本適度或偏小的公司,避免老牌、股本大的公司。
Datapoint,Rolm公司、Tandem電腦和其他小型的電腦公司均有5-7倍的漲幅。然而與此同時,“藍色巨人”IBM、NCR和SperryRand等大企業卻表現平平。在緊接其後的牛市中,“藍色巨人”IBM甦醒了,創造了令人歎爲觀止的升幅。從1988年至1992年,HomeDepot的股票翻了10倍。此時,像Waban和Hechinger這樣的小企業就被遠遠地拋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