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日本 ETF?
日本 ETF 是指將大部分資產投資於在當地證券交易所交易的日本資產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這些 ETF 是多元化投資,初始投資要求低,成本較低。就像公司股票一樣。日本 ETF 在證券交易所交易。它們通過貨幣、股票和固定收益市場爲投資者提供進入日本經濟的機會。投資者可以從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交易的十幾種期權中進行選擇。
概要
- 日本 ETF 是一種交易所交易基金,投資於在當地證券交易所交易的日本資產。
- 與其他 ETF 一樣,股票像公司股票一樣在證券交易所交易。
- 日本擁有許多由 ETF 跟蹤的主要指數,以及其他跟蹤中小型股票策略和貨幣的指數。
- 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ETF份額而不是股票或其他證券來進入日本市場和經濟。
- 與美國等其他市場相比,日本 ETF 市場規模較小
日本 ETF 的運作方式
過去,投資外國股票市場是隻有經驗豐富的交易員纔有希望實現的事情。但普通投資者已經能夠進入該市場,從而有機會從全球資本流動中獲利。這種資金流動與交易所交易基金的發展有很大關係。
ETF 彙集了目標相似的投資者的資產。它們在交易所上市,並像普通股票一樣全天交易。它們力求通過鏡像指定指數的持股來複制廣泛的股票市場、特定行業或趨勢的表現。這是一個代表特定市場或其某個部分的假設證券投資組合。
日本 ETF 爲國際投資者提供了一種投資該國股票的簡便方法,無需購買單個股票,也無需孤注一擲。這些投資工具以廣泛的基礎指數爲依據進行被動管理,例如 MSCI 日本指數,該指數的成分股覆蓋了該國約 85% 的自由流通股調整後市值。
投資者可以從 21 只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交易的日本 ETF 中進行選擇。它們總共持有約 200 億美元的資產。這些 ETF 追蹤日本股市的八個主要指數。此外,還有追蹤中小型股投資策略和貨幣的 ETF。
特別注意事項
日本是一個發達經濟體,擁有龐大的股票市場。這意味着有很多 ETF 可供選擇,包括更奇特的 ETF,它們專注於該國規模較小、發展迅速的公司、股息或價值股。與幾隻規模較大、流動性更強的 ETF 一樣,一些日本 ETF 可以賣空,甚至可以通過上市期權購買。
儘管如此,許多投資者低估了匯率波動對總回報的影響。如果美元兌日元 (JPY) 升值,那麼未對沖的 ETF 將遭受貨幣損失,從而抵消基礎日本股市的任何收益。
在美元走強時期,許多投資者認爲貨幣風險是不可取的,這爲對沖貨幣風險的 ETF 的興起鋪平了道路。它們的目標是讓投資者獲得更接近一國主要股市指數的本幣回報的回報。
當以美元計價時,日本 ETF 的表現與基礎指數的表現無關。相反,必須考慮日元與美元之間的匯率變化。
日本ETF的優點和缺點
毫無疑問,投資日本 ETF 可以讓投資者分散持股,進入新市場。但交易這些投資的股票還有其他好處。同樣,將這些工具添加到投資組合中也有缺點。我們在下面列出了與日本 ETF 相關的一些主要利弊。
優點
日本交易所集團旗下擁有東京證券交易所(TSE),是亞太地區市值最大、發展最快的證券交易所。這使得日本經常成爲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日本 ETF 允許投資者在該國進行單一多元化投資,同時押注日元兌美元的強勢。
自 2012 年首相安倍晉三首次上任以來,日本再次成爲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安倍穩步推出了一系列有利於股東的改革措施,鼓勵日本企業停止囤積現金,開始增加股息和股票回購。他還針對負利率,這是一項有爭議的政策,旨在刺激消費和貶值日元。由於日本企業是出口大國,貨幣貶值使它們具有競爭優勢。
儘管安倍經濟學被廣泛討論,但它並非一夜成名。然而,這些經濟政策讓日本成爲投資界的熱門話題,並讓人們意識到日本是世界上一些最優秀公司和品牌的所在地。
缺點
安倍經濟學未能像最初希望的那樣重振日本經濟。該國存在許多問題,包括數十年的通貨緊縮、人口老齡化和高額債務。
日本市場在規模和種類上也比其他市場(尤其是美國 ETF 市場)更爲有限。這種差異可能歸因於整個亞洲市場的收費結構。在美國,許多投資都趨向於只收取費用的受託人模式。另一方面,在亞洲,許多投資產品仍然由代理人收取佣金銷售。
優點
提供進入大型且不斷進步的市場的機會
向具有競爭優勢的日本企業開放投資者
讓投資者有機會接觸大型公司和品牌
缺點
易受經濟風險影響
可以進入較小的市場(規模和種類)
專注於亞洲的 ETF 往往以佣金爲基礎
日本 ETF 示例
iShares MSCI 日本 ETF ( EWJ ) 或許是這一類別中最著名的 ETF。該基金旨在通過市值加權法產生與 MSCI 日本指數相對應的投資結果。換句話說,一家公司的代表性取決於其規模。
iShares 的日本 ETF 與 MSCI 日本指數非常相似,確保跟蹤誤差很小。兩者均由豐田 ( TM ) 領銜,佔總資產的 5% 以上,主要由工業、非必需消費品、金融和科技股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