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證券市場上,信息是紛繁複雜的,信息的收集也是要花費成本的,不同交易者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是有差異的,所以交易者佔有的信息是不完全,不對稱的。同時,人們還存在心理和決策方面的有限理性問題。正是人的有限理性、市場信息不對稱、交易者對信息的觀測和知識能力的差異才導致從衆行爲的產生。
心理學的大量實驗研究已經證實,在面臨高度不確定性的決策問題和問題的判明是模棱兩可的情形下,個體往往表現出知覺和判斷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尤其需要來自他人的認知與判斷的信息作爲決策的“錨定”。具體到高風險的證券投資決策中,對外界信息感受性高的個體將更容易參照外界的線索和他人的行爲來感知和加工信息,此時,其他人所共同採取的行動和拿所公認的判斷較易取代投資者的獨立判斷而影響他的決策。於是個體將傾向於採取“追風”策略。而感受性不高的個體將更可能繼續按照個人的決策規則與信息來作出判斷。另外,賭博心態與盲目的從衆行爲的聯繫更爲緊密,表現爲以運氣機遇爲投資決策的前提,抱着博一把的心態進行決策,在對股市走向的判斷和風險預測上自然也就更傾向於盲目“追風”。在我國,上市公司普遍效益不佳,股票紅利偏低,市盈率長期居高不下,抱有長期投資理念者常常會受到沉重的挫折。這樣的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投資者更重視股市短期價格波動所產生的機會,從而使得投資者更具有“追風”傾向,產生從衆行爲。
信息可以減少不確定性,投資者獲得準確、及時和有效的信息就意味着可以獲得高額利潤或者避免重大的經濟損失。但在現實證券市場上,信息的獲得需要支付經濟成本。而信息的基本特徵之一是它的使用具有不可分割性,且信息成本與信息的使用規模無關,只與信息的生產項目有關。不同投資者獲取信息的途徑和支付信息成本的能力各不相同,機構投資者擁有資金、技術和人才的規模優勢,個體投資者在信息成本的支付上遠遠不能與機構投資者相比;而且由於機構投資者掌握的資產數額巨大,收益率的微小變化就會帶來鉅額的收益,能使其不僅可抵償信息開發的成本,而且還能獲得純利潤,因此只有機構投資者才能支持較大規模的信息開發。,由此導致的直接後果是機構投資者比個體投資者花得起更多的成本,從而獲得更多的有效信息。因此證券市場交易中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信息不對稱,個體投資者在獲取有效信息和獲得投資收益時處於不利的地位。個體投資者爲了趨利避害,將可能到處打探所謂的“內幕消息”,或是津津樂道於“莫須有”的空穴來風,結果在更大程度上助長了“追風”的從衆行爲。
另一方面,個體投資者如何對信息進行有效的選擇、加工和吸收、建立有效的決策框架等對他的投資決策和價值判斷關係重大,並將直接決定他的投資收益。然而證券市場上龐雜無序而難辨蕪著的信息遠遠超出了個體投資者的信息加工處理的限度。相對而言,機構投資者在資金、技術、人才和設備等方面均佔有絕對的優勢,對信息加工處理的能力要強得多。個體投資者正是由於面對着過多、過雜的信息而又缺乏處理能力,從而導致猶豫不決、甚至放棄自己的投資計劃,最終產生盲目跟風的從衆行爲。
在證券市場上,可以將投資者劃分爲長期投資者、短期投資者和噪聲交易者。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依賴於某一相同信息進行交易的人越多,就會減少利用該信息的長期投資者的效用。這種負的信息溢出效應符合傳統的有效市場理論。但由於證券市場上始終存在着噪聲交易者和短期投資者,故短期交易是普遍存在的。交易者都擁有自己的信息,在他擁有的信息集合中,利用其中某一信息的投資者越多,他就越可能利用該信息獲利,這些信息可能是與股票內在價值有關的信息,也可能是與股票內在價值毫無關係的信息(如技術分析信號)或噪聲<如謠言),這就是信息聚集的正溢出效應。當大量的交易者聚集於某一信息併發生極端反應時就會導致從衆行爲。這也就是證券市場上存在着藉助各類消息、傳聞,發掘各種題材,炒作朦朧概念進行逐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