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籌股這一概念誕生於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上有時被稱爲紅色中國,相應地,香港地區和國際投資者把在境外註冊、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帶有中國大陸概念的股票稱爲紅籌股。
具體如何定義紅籌股,尚存在着一些爭議,主要的觀點有兩種:
一種認爲,應該按照業務範圍來區分。如果某處上市公司的主要業務在中國大陸,其盈利中的大部分也來自該業務,那麼,這家在中國境外註冊,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是紅籌股,國際信息公司彭博資訊所編的紅籌股指數就是按照這一標準來遴選的。
另外一種觀點認爲,應該按照權益多少來劃分。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股東權益的大部分直接來自中國大陸,或具有背景,也就是爲中資所控股,那麼,這家在中國境外註冊、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才屬於紅籌股之列,1997年4月,恆生指數服務公司着手編制恆生紅籌股指數時,就是按這一標準來劃定紅籌股的。
通常,這兩類公司的股票都被投資者視爲紅籌股,也有將紅籌股做了嚴謹的定義,即必須是母公司在港註冊,接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約束的中資企業才稱爲紅籌股,而公司在內地註冊,只是借用香港資本市場籌資的企業,另稱爲“H股”。但一般仍以紅籌股廣泛地作爲在港上市的中資企業的代名詞。
藍籌股
藍籌股是由於美國人打牌下賭注,藍色籌碼爲最高,紅色籌碼爲中等,白色籌碼爲最低,後來人們就把股票市場上最有實力、最活躍的股票稱爲藍籌股。藍籌股幾乎成了績優股的代名詞。有些發展前景不錯的紅籌股,被選進了恆生指數的藍籌股中。
藍籌股並非一成不變。隨着公司的經營狀況的改變及經濟地位的升降,藍籌股的排名也會變更二據美國著名的《福布斯》雜誌統計,1917年的100家最大公司中,目前只43家公司的股票仍在藍籌股之列,而當初“最藍”、行業最興旺的鐵路股票,如今完全喪失了入選藍籌股的資格和實力。
在香港股市中,最有名的藍籌股當屬全球最大的商業銀行之一的“匯豐控股”。有華資背景的“長江實業”和中資背景的“中信泰富”等,也屬藍籌股之列。中國大陸的股票市場雖然歷史較短,但發展十分迅速,也逐漸出現了一些藍籌股。
股票的其他分類:
成長股:發行這種股票的公司正處在上升階段,其銷售額和收益額都在上漲,且速度快於整個國家及其行業的增長速度。股票的紅利不算高,但股市看好。股價穩步上升,投資可從中獲得轉高的收益。
收入股:指那些受老年、退休者以及一些法人團體歡迎的當前收益較豐的股票
週期性股:指那些收益週期波動的股票,例如鋼鐵、機器製造、建材等公司的股票。
防守性股:這種股票與週期股恰好相反,在商業條件惡化時,其收益比其他股票優厚,並且較爲穩定。如水電、交通等公用事業公司發行的股票。
投機性股:指那些變化快、幅度大、前景很不確定的股票。其投機性較大,能夠吸引一些專門從事證券投機的人的投入。
配股:配股類似送股,只不過不是無償贈送新股,而是有償購買購買的價格一般比當時市面的價格要低,有時低很多。
轉配股:是國有股、法人股將配股權轉讓給個人股東的配股部分。
轉配部分暫時不能上市流通。
配股繳款日:是指投資者繳配股款的日期。享有配股權的投資者可在此期間辦理配股繳款手續。
配股上市日:是指辦理繳款手續的配股從該日起可上市進行交易。
配股除權價的計算:配股除權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x配股比例)/(1+配股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