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D是股票交易中最爲常見最爲實用的一種技術分析工具,由拉爾德·阿佩爾(Gerald Appel)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他利用MACD來研判股票價格變化的強弱度、方向、能量以及趨勢週期,用於把握股票買進和賣出的時機。
MACD指標數據通過股價或指數的快線及慢線的移動平均值(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 EMA)之差計算出來。“快,,指短週期的EMA,而“慢”則指較長週期的EMA,最常用的是12日及26日EMA。
投資者對於MACD的使用應該不陌生,憑藉MACD的金叉死叉可以尋找到股價的買點與賣點。但是,作爲MACD觀測器而言,則不能夠單純利用MACD金叉死叉來觀察、研判黃金坑的產生,尤其是從中長線週期挖掘發現黃金坑,這就需要利用更長週期的周MACD的“雙金叉+底背離”來觀察、研判黃金坑的產生及形成。
利用周MACD“雙金叉+底背離”這種大週期的觀測器發現、潛伏黃金坑非常適合中長線投資者,這種形態模式同時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及實用性。
實戰中,許多投資者根據MACD金叉死叉反覆頻繁地買進、賣出,一年到頭收益並不理想甚至會“顆粒無收”,有的還因爲操作不當造成鉅虧。若利用大週期的周MACD“雙金叉+底背離”模式則可以大大提高潛伏效率。從這個角度來講,一次成功的潛伏勝過於頻繁而缺乏效率的進出。
無論什麼指標,一定要充分發揮挖掘其最大的優勢及使用效果。周MACD“雙金叉+底背離”模式如果鋪之估值題材、流通盤大小、市場熱點、大盤環境等因素,則是很好的中線投資者潛伏黃金坑的模式。
案例:中鐵二局(見圖)
中鐵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