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當中,熊股纏論中樞形態是股價進一步下跌的起始形態。可以說,我們確認了纏論中樞形態,就把握好了價格反彈期間的賣點。如果我們能夠在纏論中樞形態的高位賣出股票,自然高拋價位較高。調整中樞形態中價格雙向波動非常明顯,作爲熊市行情的調整形態,歷次出現都提供了賣點。
熊股啓動階段纏論中樞
熊股開始下跌的時候,纏論中樞形態波動空間較大,是我們確認高位賣點的機會。實戰當中,調整中樞形態的高位賣點相對較高,我們應該把握機會減少持股損失。隨着調整的延續,纏論中樞形態在股價確認雙頂的時候完成。價格在雙向波動以後3次疊加的次級走勢出現,纏論中樞形態構成股價上漲期間的調整形態,成爲確認股價進一步下跌的壓力點位。
形態特徵
A、脈衝量能出現在調整期間:雖然股價經歷纏論調整形態,但是成交量萎縮趨勢不會改變。在股價雙向震盪的時候,脈衝形式的量能出現在股價反彈期間,成爲影響短線價格走勢的重要因素。股價可以被拉昇至高位,而交易機會在脈衝量萎縮以後逐漸減少。
B、股價波動空間加劇:雖然股價在纏論中樞形態中寬幅波動,但是價格回落趨勢不變。即便股價已經出現了明顯回落,價格反彈後的纏論中樞形態依然提供了高拋的交易機會。從交易機會來看,確認纏論形態的高位賣點非常重要,我們可以在股價下跌期間進一步減少虧損。
操作要領
1、從日K線形態特徵來看:股價明顯在圖中D位置見頂,下跌趨勢從這裏開始。隨着量能萎縮,圖中股價自由落體式殺跌並沒有短時間結束。而圖中調整中樞形態的出現,使得我們有機會在高位減少持股。
2、從成交量的萎縮趨勢來看:直到圖中W位置的低點,成交量萎縮始終沒有結束。量能在長達4個月裏不斷萎縮,使得股價反彈走勢很快結束。總體來看,如果我們沒能在纏論中樞調整期間確認高位賣點,就一定會在持股過程中遭受更多損失。
總結:圖中MACD指標柱線開始萎縮的位置,同樣提示我們賣點出現。結合成交量和MACD指標,我們不難確認高拋機會。而纏論中樞形態給我們提供了下跌以後的典型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