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賺錢方法: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過高”,一隻好股到達頭部時怎麼辦
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過高”
假如一隻股票的機構投資者太多,那麼它也會出現一個問題,即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過高”。其一,該公司相當一部分的流通股過度集中在莊家手中,當公司出現問題或大盤走淡的話,就有巨量的潛在拋盤。其二,假如已經有數量衆多的機構投資者買入了該股票,有可能對個人投資者來講,這時進場已經太晚了,留給你的或許僅僅是隻“空心湯糰”一甜頭已經被別人喫完了。
只好股到達頭部時怎麼辦
1974年6月,歐奈爾把施樂股票列入了賣出名單中,賣出價是115美元。他們沒想到會受到諸多反對和嘲諷。因爲當時的施樂股票最受機構投資者歡迎,而且在此之前,施樂的表現的確一直不錯。然而歐奈爾公司的研究部門指出,該股票已經到達頭部,股價馬上要回落。那一年,各個機構還在拼命買入施樂股票,然而這一切也沒有阻擋其股價的下滑。當時,有個保險公司在80美元的時候還在拼命買入,直到最後歐奈爾公司再三勸他們應該賣出而不是買進。
那一年,歐奈爾也曾力圖勸說另一家保險公司在105美元的時候把雅芳股票出空。當時他們投資部的主管對他說:“我們永遠不會把雅芳股票賣了!”歐奈爾懷疑他們現在是否還有這隻股票!職業投資者跟投資大衆一樣,也喜歡在股價下跌的時候買入。他們也一樣會犯錯誤,受損失。機構投資者會.有果斷現實、經驗豐富的投資經理和分析師,也會有優柔寡斷、好高騖遠的投資經理和分析師。
總之,除了要了解某股票有否莊家或有多少家機構投資者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在最近一個季度中,哪家機構投資者買入或增持了該股票,該機構以往的業績如何。此外,最近一個季度中,該股票的機構投資者的數量發生了何種變化,多了還是少了,這也是值得在選股時留意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