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一節的前兩點——堅實基礎與空中樓閣,馬爾基爾其實有很不錯的論述。唯獨數量化這個概念卻沒有得到很好的闡述。爲了結構的完整,我們簡述如下。
種理論
堅實基礎:投資工具存在內在價值,且內在價值可以通過分析現狀和前景來確定。格雷厄姆、巴菲特算是典型人物。
空中樓閣(博傻):一項投資之所以具有價值是因爲可以更高的價格賣給別人。偉大的經濟學家凱恩斯是該理論的提出者。
數量化:應用信息技術和金融工程模型制定投資決策。偉大的數學家西蒙斯是此領域的傑出代表。對於這個領域的方法劃分,RichardTortoriello在“QuanitativeStrategiesForAchievingAlpha”中給出了一箇中肯的回答:數量化分析手段實際上要求的只有“能夠定量分析”一個準則。對於究竟採用的是技術分析數據還是基本面分析數據並無特別限定。更爲重要的是,它將分析師的不穩定因索降到了最低。對於一些難以說清具體影響有多大的因素是很難用數量化分析手段進行合理實現的。這種說理仍然是抽象的,舉個例子應該比較合適。宏觀和策略分析實際上都曾經考慮過M1. M2、M2-M1增速問題,筆者就曾經寫過類似的報告,也看過很多頭頂光環的分析師說過這幾個指標。這就是一個可以被納入數量化分析的典型事例。既然提及這個指標,也順便把故事講完。國信數量化團隊在該指標的歷史有效性分析上的結論是:“有微弱正相關,時效性較差”。
之所以把這三種理論同時展現在大家眼前,是因爲凱恩斯和西蒙斯都曾經在某種層面上使用過堅實基礎理論的分析方式,但最終都紛紛將其拋棄。這種分類方法的背後是一個有趣的過程:堅實基礎在某種程度上是重視自已的判斷,覺得其他人乃至市場先生經常會犯錯。而空中樓閣則是從資金規模影響定價的角度出發,相信其他人的意見遠比自己意見來的影響深遠。數量化卻更進一步,選擇了在策略執行層面上把人的因素降到了最低。這裏的投資邏輯太過於對抗乃至我們需要特別的指出一個伴生的現象:分析師往往在以個人判斷的正確爲信念工作。而交易員卻往往以“當前是一筆虧損交易……而且虧損會很大”爲信念進行工作。
另一個問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就是收益率。穩定策略的預期收益率不要定得太高,30%以上的年收益率已經可以讓你躋身於世界級大師的行列。筆者見過很多不切實際的宣傳欺騙了投資者,稍微理性些的看待這個問題沒什麼不好。時刻記住,別被林奇的書中隨處可見的諸如“10倍股”這樣的名詞搞昏了頭腦,他的複合收益率是29%。
總結
筆者不想強加給讀者任何一種投資理論,但或許經過簡要的比較過後就會清楚,數量化之所以能在國外繁榮發展,原因不難理解。正如前文所述,模式識別是終兗難以逃避的問題,而變量的分析與引入也在不同層面給以人爲基礎的分析、投資模式帶來影響。而數量化的指令都是明確可執行的,依託大數定律等技術手段甚至可以彌補勝率上的不足。換句話說,一個失敗率爲60%的策略在等市值分散的前提下,也可能有正的收益率,這個道理彼得·林奇的著作中也有提到。別小看了這貌似平淡無奇的結論,它意味着買單隻股票我們有可能經常虧損,但你的投資策略可能沒有任何問題,關鍵是要分散化的看待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