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想入非非
多數人在大盤個股處頂部分區域時,總是對利好有較高的預期,受旺盛的人氣和鉅額成交量的迷惑比較大,對指數和個股的創新高的期望值過高,急於擴大戰果,以求暴利。因此,明明頂部區域徵兆十分明顯(如日周成交量放巨量、暴量,大於前五天均量的兩倍以上;KD和BSI有80以上鈍化;指數遠離各均線的上方甚遠),也不甘心於在上升左半球時分批了結。而到了見頂回落後,在下跌右半球之初,明明盈利已以減少,仍不忍心下手獲利了結,乃至頂部反抽時,又異想天開地指望“再創新高”,以致再次貽誤了平倉出局、落袋爲安的良機,導致了在頂部套牢。
忌炒新股
新股剛上市時,無“天價”,也無“套牢盤”的解套壓力,尤其是中小盤子,業績優,有題材的新股,爲炒手所青睞,加上一些持有原始股新股的機構大戶,想“拉高出貨”,上市公司爲了維護自身形象也想“托盤”,故炒新股很可能獲利可觀,但風險也很大。
其一,新股炒作時間短,“套牢”容易“獲利”難。
滬市“樂山電力”上市首日,開盤不到半小時就從37元炒到50元,而當日收盤又分別跌回開盤價。新股民無經驗,跑道不暢,很可能接到機構大戶“拉高出貨’之“最後一棒”、風險極大。高價買入“樂山電子”者,儘管後來趕上大勢反轉,和“樂山電子”一比一柄股,最終還是解不了“套”。
其二,新股“原始股”拋壓重,“套牢”容易“獲利”難。
1993年5月20日,北京“天龍”和“天橋”兩隻股票同時在滬市亮相,開盤後“兩天”“高開低走”,但原始股拋壓仍源源不斷,“兩天”連跌一個星期,一直跌到十二三元才肯“歇口氣兒”。可把買“兩天”的股民害慘了。何故?原來,“兩天”開始股價僅僅兩三元,5-10倍的豐厚利潤誰不動心?再者,“兩天”社會個人股並未在北京公司發行,故不規範,北京股民不願爲他人“抬轎”。
因此,新股流通股換手率至少要達到30%-50%之後,原始股拋壓纔會減輕,價位纔會穩定在其“地板價”之上。對於小盤股,“地板價”往往高於某原始股成本價,而對於大盤股“超大盤股”,“地板價”甚至可能低於其原始股成本價。
因此,新股民不要輕意“碰”新股,特別不要碰那些原始股成本價遠低於上市價的新股,更不要“碰”新上市的“大盤股”,以免被“套牢”。
當然,上市新股經過充分換手後,可能有較大的炒作空間,其中中小盤績優股或是“題材”股,甚至可以成爲新一輪多頭行情的“領漲股”,應密切關注,不要錯過獲利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