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第三期是牛氣沖天的時代,是每個經濟週期或股市週期的黃金時代。這時候,早已遠離了上一個熊市,很多參與者已經忘記了過去的創傷,損失慘重的記憶已經模糊。由牛市第一期到第二期,股指平穩向上,利好的消息多,不利的消息少,很多數據和專家意見,或是金融官員吹風,都表示現在經濟形勢大好,熊市已經是歷史陳跡。參與者因而又再次情緒大振,打算再在股市上大展宏圖。
隨着公衆蜂擁而上、市場高峯的出現,牛市第三期已經悄然來臨。當然,所有信息都還是令人樂觀的,股價驚人的上揚並不斷地創造“嶄新的一頁”。新股不斷大量上市,股指牛氣沖天,歌舞昇平,一片好景。此時,你忽略了一個事實:漲勢可能持續兩年多了,已經夠長了,現在已經到了該問賣掉哪種股票的時候了。在這一階段的最後一個時期,交易量驚人地增長,而“賣空”也頻繁出現。儘管垃圾股也捲入交易(即低價格且不具有投資價值的股票),但越來越多的高價值股票此時反而拒絕追從。
儘管在你也買、我也買的情況下,每隻股票的股價都會水漲船高,並且這時經濟利好的消息比牛市第二期更多,但此刻股價已難有支持力。那些對股市“先知先覺”的人,在牛市第一期已經開始如有市,股價一路上升,他們一路發財,在牛市第二期他們已經有了可觀的收穫。他們看到人都心動,即使手上略有資本的人都願意把這些資本投入到股市之後,就知道退出的時候到了。
當股價到達頂峯,大家還在醉生夢死、春風得意之時,一個突然而來的事故,就會導致股市急跌。或許是某些不利的經濟因素出現,或許是大戶獲利回吐,或許是難以承受的新股壓力,使得市場嚴重失血。例如,2007年11月5日中國石油(601857)的上市,成爲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隨後形成劇烈的多米諾骨牌效應,股市在一日之內狂瀉一二百點,甚至更多,之後更是出現恐慌性的大跌。人們通常稱這些情況爲“股災” 。股災的出現,意味着牛市第三期的告終,同時也爲熊市揭開了序幕。
牛市第三期的結束,一向都是極度戲劇性的,而這出戏劇也一定是悲劇。在牛市的三個發展時期中,政府與商業統計、股市分析與評論及參與大衆這三個方面對未來前景的看法仍是一致性地滯後於股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