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賺錢方法:公司自己打理退休基金可行嗎
有一些公司因爲對退休基金的經營狀況不滿意,就想自己打理、但歐奈爾表示很懷疑:這樣做難道就一定會提高收益率嗎?面且,公司到哪裏去找幾個富有經驗的人才,出色地勝任這項工作?
從另一方面講,有些公司的律師對公司的投資決策方面常常有重大影響。比如說,該律師要求公司考慮是否應該爲研究部門支付現金。根據歐奈爾的經驗,有些律師是如此頑固或者多慮,以至於常常妨礙投資活動比較現實地積極開展。
比如有些機構投資者堅持他們給券商的佣金每股不超過6-7美分。這類的內部決定常常是由公司的律師在一旁出謀畫策而定下來的。的確,他們是能夠找到一些佣金低的經紀公司,但是這樣他們就無法接觸到優秀的券商研究機構。另外,低廉的佣金常常意味着低廉的服務和可提供的低廉的研究服務,這會大大影響長期投資的收益。
另外還有一種做法也不可取。有些勢力雄厚的機構投資者,常常與多個研究機構掛鉤。首先,不是所有的研究機構其研究成果都非常具有價值,而且當他們與30家甚至40家研究機構掛鉤的話,一些有價值的報告反而被淹沒在其中了。倘若這麼多報告中出現相左的意見,更讓人摸不着頭腦。
歐奈爾舉了一個例子。1982年,歐奈爾的公司在《華爾街日報》上刊登了整版廣告。在廣告中,歐奈爾等人指出,通脹率回升的勢頭已經得到遏止,一些重要的個股已經到了底部。同年5月,他們還向有關人士和機構郵寄了20只成長型消費股的圖表和國防電子板塊的個股的走勢圖,他們認爲,一輪牛市即將開始。
1982年5月,他們與芝加哥、紐約的幾家最大的證券機構進行了會晤。在這些會晤上,他們都表明了看好市場的態度,並且均提供了一份他們認爲可以買入的個股名單。然而他們當時的看法正好與大多數證券機構、研究機構的看法相反,並且,當時各種媒體每天也持悲觀論詢,大部分機構認爲還有一輪下跌,因爲美國國債負擔沉重,會導致利率和通脹率繼續提升。
這些過分的悲觀讓很多機構投資者慌了神,以至於不能認清當時市場走勢。事實上,當時已經有兩個板塊止跌回穩了,浮出水面,即將成爲新行情的領頭羊。正因爲大多數人的悲觀論調,讓很多優秀基金經理也無法相信歐奈爾的觀點。
1982年夏天,歐奈爾的公司大舉入市,並且當年取得了自該公司刨立以來最好的成績。從1978年至1991年,公司帳戶上的資金翻了20倍。因爲有了這麼一次經歷,歐奈爾更加相信,在華爾街,絕對不能被傳盲和別人的觀點所左右。他認爲,精明的投資者最好還是不要被林林總總的觀點所影響,以至於失去了自己的主張。作爲個人投資者,從上面的例子中至少可以看出一點:在股市中,大多數人的觀點是不正確的,股價總是在憂慮、懷疑之中饅慢爬升的。恐懼大概是市場中最普遍的心理狀態。不要期望能夠準確地預測出市場每次階段性調整和短期下跌,因爲有時過分強調局部調整會顯得特別沒有“遠見”。儘早辯別大盤開始啓動的信號和熊市來臨的跡象纔是市場研究機構的首要任務,主要包括建議買進哪些板塊或行業的股票,或者實出哪些板塊或行業的股票。
早在1978年3月,歐奈爾的公聞就在《華爾街日報》上刊登了整版廣告,宣稱在新一輪牛市中,中、小盤股將成爲市場熱點。其實,這個廣告在刊登前的幾個星期就寫好了,只是選擇了一個比較“怡當”的時機――在大盤創下新低,讓投資者既驚又駭的時候刊登。歐奈爾之所以在報紙上“大張旗鼓”地刊登廣告,只是想讓投資界知道他的立場,以後與一些機構客戶合作起來也可以順一點。
當大盤處於轉折點,大多數人心中充滿恐慌,或者被一些宏觀面、基本面的好消息所鼓舞,頭腦發熱的時候,研究機構的價值就該充分體現出來。假如你認爲職業投資者能夠處驚不變,在任何時候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那麼你就完全錯了,投資專家和普通人聞樣要承受市場的壓力在1974年,也就是股指跌落到谷底的時候,歐奈爾與一家大銀行最主要的三四個投資經理碰頭。他發現,這幾個人跟市場普通投資者一樣,心中也因爲恐慌而混亂,對大盤看法也是一片空白(或許他們也有理由處於這種狀態,因爲當時大盤的下跌幅度超過75%)。當時,歐奈爾還見過一位非常著名的基金經理。他那時顯然深受煎熬,並且被市場徹底擊垮了。另外一位來自波士頓的著名基金經理看上去異常憔悴,好像生着一場重病似的。
但無論如何,1974年的情況要比1929年好得多。要知道在1929年股災的時候,華爾街發生了好幾起跳樓慘劇。
後來,歐奈爾的公司不再在《華爾街日報》或者其他報紙上刊登整版廣告,但是當他們感覺市場要發生變化的時候,在全美乃至全球有600家大型機構會及時收到歐奈爾的公司提供的備忘錄。
下面是1993年年底的時候歐奈爾公司給客戶提供的一份備忘錄。該報告對1994年的市場表現了一定的憂慮,認爲:局部調整在所難免,因爲大多數成長股已經到了階段頭部。客戶在1994年1月,即大盤開始下跌前還有10周的時間來調整其投資組合。當然。當大盤還在上漲的時候,很多機構表示懷疑,並且還與之爭論,或者很難把手頭的股票賣出持幣以待。事實上,在1994年4月的時候,機構的倉位普遍比1993年11月輕。歐奈爾的《市場備忘》是這麼寫的
收信人:機構客戶
發信人:威廉·歐奈爾
主題:市場備忘
時間:1993年11月
在過去的四周時間裏,在我們準備賣出/避免買入的名單中,不斷增加今年炙手可熱的成長股。我們認爲大盤的下跌將從這些股票開始。典型的公司包括:BestBuy、Promus、Int'l、Game、Technology、Cabletron、Countrywide Credit、DialPage、Glenayre、Newbridge、Nextel、Qualcomm和Tellabs等。我們把這些公司也列入賣出/避免買入的名單的原因不同於年初的時候建議賣出/避免買入PhilipMorris、Novell、Nike、WasteManagement等公司。今年的兩大龍頭板塊――高科技和賭博業最近的走勢巳經出現變化。再加上銀行股、保險股和公用事業股的走弱,可以預見,即將出現一輪大規模的出貨行情。
下面是幾條相關的事實:首先,大盤(標準普爾500指數和道、瓊斯指數)在週二、週三和週四,即11月2日-4日,放出巨量,並且連續兩天的跌幅是最近兩年來最大的,後期反彈要完全收復失地比較困難。IBD共同基金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兩天的累計跌幅也是兩年來最大的。我們認爲四個星期前,納斯達克和美國證交所的大多數股票伴隨巨大成交量創下新高,但這正是頭部的開始。11月17日,星期三,納斯達克指數的相對價格強度指標出現向下趨勢,並且伴隨36000萬股的成交量跌破了四個星期前的支撐位。
此外,在最近幾周,一些冷門股出現補漲行情,但債券市場走低。上個月,新股發行創下紀錄,而且Zacks和ValueLine兩家公司還推出了新的服務舉措。但是道·瓊斯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出現震盪走勢。隨着黃金價格的上升,人們認爲那是一個比較安全的避風港。最後,公司盈利不容樂觀,市場平均市盈率達到階段性的高度。並且,歐洲和日本的經濟均處於弱勢。
我們認爲,這次下跌並非是短期行爲,而且我們認爲一些龍頭股在做頭,在接下來的三個月時間和明年-1994年的情況不會太好。
另外,克林頓總統的醫療改革方案也值得關注。我們估計,在未來10年時間,大約需要1千億額外的稅收來支撐其龐大的醫療保險計劃。政府對醫療價格的控制會造成多方面的影響。但是,醫療當局聲稱他們反對這項計劃,讓每個人自由地選擇自己的醫生,這樣的話我們倒是能夠省下一筆鉅額開支。
我們的建議是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並且減持前期強勢股、強勢板塊。但是,我們並不是說一場熊市即將開始,調整的幅度大約在15%左右。因爲在美國,不斷有新興的開拓型企業和技術含量高的企業在崛起。此外,低利率、低通脹率顯示美國經濟總體處於良好的運行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