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肩頂形態(見圖3-5)是最出名、最可靠的走勢反轉形態之一。它主要由三個波峯組成:第一個波峯是上升趨勢的延伸,市場走勢仍然強勁(左肩),頭部一般有一個或兩個波峯組成,上升趨勢開始放緩,但波峯仍比上一波峯高。價格回落至上一波谷附近或更低水平,然後展開新一波的上升,但動量不足,通常只能回升上與左肩相約高度的位置便掉頭回落,形成右肩。當價格跌穿前兩個波谷連線的延伸(頸線)時,頭肩頂形態正式確立,說明大勢已經反轉。
圖3-5 頭肩頂形態示意圖
從圖3-5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頭肩頂形態是由一個左肩,一個右肩,一個頭部和一根頸線所構成的。在該形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還有成交量、突破、目標價以及支撐轉化阻力等概念。
我們先來說一下頭肩頂形態的形成步驟(見圖3-6):
圖3-6 頭肩頂形態圖解
(1)股價經過長期上升後,成交量大增,此時獲利回吐壓力亦增加,股價回跌一段,成交量下降,比先前最高價附近的成交量減少許多,此時頭肩頂的左肩形成。
(2)股價回升,突破左肩之頂點,成交量亦可能因大換手而創紀錄,接手與持有股票者恐慌,相繼拋售,股價回跌至前一低點水準附近,有時高些,有時低些,但是絕對低於左肩的頂點,頭部完成。
(3)第三次上升,已不再出現過去龐大成交量,漲勢亦不再兇猛,到達頭部股價水準前就向下跌,這是右肩。
(4)第三次下跌時,急速穿過經由左肩和頭部之間的底部以及頭部和右肩之間底部的延長線(即頸線),再回升時股價僅能達到頸線水準附近,然後變爲下跌趨勢,反轉下跌形態完成。
(5)頸線之突破,收盤價突破頸線幅度超過該股市價3%以上,是有效之突破。
接下來,我們再來細述一下頭肩頂形態的構造及應用:
(1)先前的趨勢:對於頭肩頂形態來說,此前應有一個上升趨勢的存在,如果此前沒有上升趨勢,那麼就不存在反轉的說法,形態不成立。
(2)先前趨勢的趨勢線:左肩回落的低點一般仍能保持在此前上升趨勢線的上方,沒有破壞趨勢。而頭部形成後的下跌要跌破先前趨勢的上升趨勢線。
(3)頸線:兩個折返點的低位所聯結而成的線稱爲頸線,頸線爲重要趨勢線。在上升趨勢中,一旦價格跌破頸線,或在下降趨勢中,價格突破頸線,則爲趨勢反轉訊號。頭肩頂形態爲技術分析上十分明顯且可靠的訊號。頸線可能向上傾斜,向下傾斜或者爲水平狀態。頸線的傾斜方向和陡度提供了一些暗示的信息,一個向下傾斜的頸線比向上傾斜的頸線更加熊性。只有頸線被跌破或者升破,我們才能說趨勢被反轉。
(4)成交量:在理想情況下(不一定必須這樣),左肩上升時的成交量高於頭部上升時的成交量。這個股票價格創新高而成交量萎縮的現象給出了一個警告信號。另外一個警告信號是從頭部的下跌會出現放量,如果右肩下跌時的成交量繼續放大,那麼可以作爲一個確認信號。頭肩底也如此,只是方向相反。頭肩底的一個重要特徵爲,右肩下跌時的成交量將明顯縮小。這是判斷頭肩底的重要依據。一旦頭肩底完成,且價格穿越頸線,配合成交量爆量,則稱爲訊號被確認,趨勢開始反轉。成交量的變化以及頸線的支撐作用是判斷頭肩頂形態的關鍵因素,兩者結合起來判斷將相當可靠。
(5)對稱:如果左肩和右肩能保持對稱則更好,但這不是必須的要求。左肩和右肩在高度和寬度上都可以不同。
(6)回抽:頸線被突破後經常發生回抽,但是有時候根本就不會發生回抽。
(7)目標價:一旦頸線被突破,則目標漲(跌)幅將是頭部與頸線之間的距離。目標價只能作爲一個粗略的指南,其他因素也應該給予考慮,如前方的支撐阻力位、長期均線等。目標價的預算有幫助作用,但是不能將它作爲終極目標。
此外,實戰中頭肩頂形態操作上還要注意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