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互聯網泡沫?
互聯網泡沫是 1991 年萬維網普及後出現的投機泡沫。這一狂熱是更廣泛的科技泡沫的一部分,導致電信和 IT 基礎設施出現大規模過度投資。這股投資熱潮導致美國科技股市場納斯達克 (Nasdaq)指數級增長,隨後崩盤。
摘要
- 互聯網泡沫很大程度上是萬維網普及帶來的新的、尚未被充分理解的商業機會的結果。
- 許多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不確定如何評估基於在線活動建立商業模式的新公司。
- 互聯網泡沫的最終破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聯儲和艾倫·格林斯潘的行動的影響。
理解互聯網泡沫
20 世紀 90 年代互聯網泡沫的一個特點是投資者不再懷疑許多網絡商業模式的可行性。在這個新經濟時代,一家公司只要在名稱中加一個“.com”,其股價就會在首次公開募股(IPO) 後飆升,即使該公司尚未盈利、產生任何正現金流,甚至沒有產生任何收入。
風險投資家、投資銀行和經紀公司被指責炒作互聯網股,以便從 IPO 浪潮中獲利,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纔是互聯網泡沫的根本推動力。格林斯潘領導下的美聯儲在 20 世紀 80 年代末和 90 年代初大幅降低利率,將一波流動性推入資本市場,從而引發了科技行業的繁榮。
這一時期出現的格林斯潘看跌期權也應受到指責:1994-1995 年,格林斯潘極力遊說救助墨西哥比索,1998 年,美聯儲救助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這導致科技投資者預期,無論基本面如何,如果互聯網泡沫破裂,美聯儲也會救助他們。
由於人們認爲傳統的估值方法無法應用於具有新商業模式且收益和現金流爲負的互聯網股票,投資者更看重增長、市場份額和網絡效應。由於投資者關注市銷率等估值指標,許多互聯網公司採取激進的會計方法虛增收入。
隨着資本市場向該行業投入大量資金,初創企業開始競相快速發展。沒有任何專有技術的公司放棄了財務責任,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營銷,以建立能夠與競爭對手區分開來的品牌。一些初創企業將高達 90% 的預算用於廣告。
互聯網泡沫的頂峯
1997 年,創紀錄的大量資本開始流入納斯達克。到 1999 年,所有風險投資的 39% 都流向了互聯網公司,當年 457 家 IPO 中,有近 295 家與互聯網公司有關,僅 2000 年第一季度就有 91 家。2000 年 1 月的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大合併被認爲是這次泡沫的頂峯,也成爲歷史上最大的合併失敗。在泡沫最嚴重的時候,格林斯潘堅信互聯網泡沫是可持續的,科技行業以及他領導下的美聯儲政策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經濟,從而永久提高了生產力。
互聯網泡沫破裂
在泡沫發展初期,美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於 1996 年 12 月 5 日警告市場不要過度繁榮。最後,到了 2000 年春天,在銀行和經紀公司利用美聯儲在千年蟲問題爆發前創造的過剩流動性爲互聯網股票提供資金後,美聯儲開始根據經濟中不斷加劇的通脹失衡情況溫和加息。格林斯潘火上澆油,現在試圖抑制通脹火焰,面對貨幣擴張放緩,泡沫立即破滅。
隨後的崩盤導致納斯達克指數從 1995 年至 2000 年間上漲了五倍,從 2000 年 3 月 10 日的 5,048.62 點高點跌至 2002 年 10 月 4 日的 1,139.90 點,跌幅達 76.81%。到 2001 年底,大多數網絡股都已破產。甚至思科、英特爾和甲骨文等藍籌科技股的股價也下跌了 80% 以上。納斯達克指數花了 15 年時間纔在 2015 年 4 月 23 日恢復到網絡股的巔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