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互聯網泡沫?
互聯網泡沫是 20 世紀 90 年代末牛市期間對互聯網公司的投資推動的美國科技股估值的快速上升。在此期間,股票市場的價值呈指數級增長,以科技股爲主的納斯達克指數在 1995 年至 2000 年間從不足 1,000 點升至超過 5,000 點。情況在 2000 年開始發生變化,2001 年至 2002 年股票泡沫破裂。進入熊市。
隨後的崩盤中,納斯達克指數在1995年至2000年間上漲了五倍,從2000年3月10日的峯值5,048.62跌至2002年10月4日的1,139.90,跌幅達76.81%。到 2001 年底,大多數網絡股票都破產了。就連思科、英特爾、甲骨文等績優科技股股價也跌幅超過80%。納斯達克指數在 15 年之後才於 2015 年 4 月 24 日重回巔峯。
要點
- 互聯網泡沫是 20 世紀 90 年代末互聯網公司投資推動的美國科技股估值的快速上升。
- 互聯網泡沫期間,股票市場的價值呈指數級增長,納斯達克指數在 1995 年至 2000 年間從不足 1,000 點升至超過 5,000 點。
- 2001年泡沫破滅後,股市進入熊市。
- 納斯達克指數在 1995 年至 2000 年間上漲了五倍,但隨後卻下跌了近 77%,導致損失數十億美元。
- 泡沫還導致多家互聯網公司破產。
瞭解互聯網泡沫
互聯網泡沫,也稱爲互聯網泡沫,是由於投機或時尚投資的存在、初創公司的風險投資資金充足以及互聯網公司未能盈利而產生的。 20 世紀 90 年代,投資者向互聯網初創公司投入大量資金,希望它們有一天能夠盈利。許多投資者和風險投資家放棄了謹慎的態度,因爲擔心無法從互聯網的日益普及中獲利。
隨着資本市場向該行業投入資金,初創企業競相迅速壯大。沒有任何專有技術的公司放棄了財政責任。他們在營銷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來建立品牌,使他們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一些初創企業將高達 90% 的預算用於廣告。
衆所周知,投機泡沫在發生時很難識別,但在破裂後卻顯得很明顯。
1997 年,創紀錄的資本開始流入納斯達克。到 1999 年,所有風險投資的 39% 流向了互聯網公司。那一年,457 起首次公開募股(IPO) 中大部分與互聯網公司有關,其次是 2000 年第一季度就有 91 起。最高水位是2000年1月美國在線時代華納的大型合併,它成爲歷史上最大的合併失敗案。
泡沫最終破裂,導致許多投資者面臨鉅額損失,多家互聯網公司破產。在泡沫中倖存下來的著名公司包括亞馬遜、eBay 和 Priceline。
互聯網泡沫只是過去幾個世紀出現的幾種資產泡沫之一。
互聯網泡沫如何破裂
20世紀90年代是許多領域技術快速進步的時期。但正是互聯網的商業化導致了該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資本增長。儘管英特爾、思科和甲骨文等高科技旗手正在推動科技行業的有機增長,但推動 1995 年開始的股市飆升的卻是新興的網絡公司。
接下來五年形成的泡沫是由廉價資金、寬鬆資本、市場過度自信和純粹投機助長的。風險資本家急於尋找下一個大得分,自由投資於任何名稱後面帶有“.com”的公司。估值是基於收益和利潤,如果商業模式真正發揮作用,這些收益和利潤在幾年內都不會出現,而且投資者非常願意忽視傳統的基本面。
那些尚未產生收入、利潤,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還沒有產生成品的公司,通過首次公開募股進入市場,其股價在一天內上漲了三倍或四倍,引發了投資者的瘋狂追捧。
納斯達克指數於 2000 年 3 月 10 日達到峯值,達到 5,048 點,幾乎是上一年的兩倍。戴爾和思科等幾家領先的高科技公司在市場見頂時對其股票下了鉅額賣單,引發了投資者的恐慌性拋售。幾周之內,股市就下跌了 10%。
隨着投資資本開始枯竭,現金短缺的網絡公司的命脈也開始枯竭。市值達到數億美元的網絡公司在短短几個月內就變得一文不值。到 2001 年底,大多數上市網絡公司倒閉,數萬億美元的投資資本蒸發。
互聯網泡沫持續了多久?
從1998年到2000年,互聯網泡沫持續了大約兩年。1995年到1997年被認爲是泡沫前的時期,行業開始升溫。
互聯網泡沫爲何破裂?
當資本開始枯竭時,互聯網泡沫破裂了。在泡沫之前的幾年裏,創紀錄的低利率、互聯網的普及以及對科技公司的興趣使得資本能夠自由流動,特別是流向沒有成功記錄的初創公司。估值上升,資金最終枯竭。這導致公司倒閉,導致市場崩潰,其中許多公司甚至沒有商業計劃或產品。
互聯網泡沫破滅的原因是什麼?
互聯網泡沫的崩潰是由科技股的漲跌引發的。互聯網的發展引起了投資者的熱議,他們很快就向初創公司注入了資金。這些公司能夠在沒有商業計劃、產品或利潤記錄的情況下籌集足夠的資金上市。這些公司很快就耗盡了現金,導致它們破產。
2000年股市崩盤的原因是什麼?
2000年的股市崩盤是互聯網泡沫破裂的直接結果。當大多數籌集資金並上市的科技初創公司在資金枯竭時倒閉時,它就爆發了。
歸納總結
當互聯網在 20 世紀 90 年代騰飛時,許多初創公司紛紛開始利用這項新技術。這些公司估值很高,但利潤微乎其微,甚至沒有利潤,乘着新技術的浪潮和炒作。他們的資金來自 20 世紀 90 年代蓬勃發展的股票市場以及廉價資本。當資金枯竭,這些公司沒有自給自足的利潤來繼續經營時,崩盤終於來了,大多數公司都破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