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巧用”资产评估的陷阱
发行公司在发行股票时,要报送经资产评估机构签署的资产评估报告和会计师事务所签证的验资报告。而经过批准上市的发行公司要在每个会计年度,向证券主管机构报送中期财务报告书。在这里,有些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利益,想方设法的在财务报表上大做文章,一是遗漏重要情况,二是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等资产评估机构在资产评估上弄虚作假。
在我国,由于评估的范围涉及到资产出售、中外合资、股份制经营、企业兼并、资产租赁、企业清算、抵押担保等10多种经济行为,资产评估的难度大,因此资产评估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在客观上存在着许多漏洞。
而一些企业主观上对资产评估的期望值又很微妙;有时希望“高成”,有时又希望“低就”。刚搞股份制改造时,希望把资产评低一些,这样职工分红就多些。而有时企业又希望把资产评高一些,尤其是在企业与别人合资时候。因为这样可以使企业在其实际投资额并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仅通过较高的资产评估就达到在自己的注资的企业中资产份额加大的目的。总而言之,不管是为了何种目的,一些上市公司利用资产评估的漏洞弄虚作假,从而使不知内情的股民在购买股票时大上其当。在这方面只又公司的做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992年7月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宣布**实业公司的股票自即日起暂停交易。其原因除了有股本投入不实,非法窃取控股地位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原因,那就是资产评估卜有问题。1988年9月,己由**公司非法窃取了控股权并由**公司单方面增资后的**公司拟从股份制企业转为中外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4日请深圳经济特区某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第一次资产评估,评估后认定原420万元的资产已增值为2754万元。
1989年4月,**公司的股票准备上市,为此进行第二次资产评估。经深圳市**审计事务所所评估认定**公房地产升值金额高达4553万元。
姑且不说这两次评估的公正性如何,评估升值超过几千万,按规定只有当存量资产作为股权出售才能变现,而**公司却在未出售任何资产的情况下,把资产升值部分变成现金汇出境外。
②气氛效应的陷阱
投资者如果不到股票市场中去从事交易,受“气氛效应”的影响可能不大但他如果收听广播翻阅报纸,行情是一边倒地买进或一边倒地卖出,他还是会受“气氛效应”的影响,不由自主地决定买进或卖出。
除了判断分析能力特强的人不受气氛效应的影响外,一般的投资者往往受其左右。所以“气氛效应”是一口看不见的陷阱。常使善良的投资者上当。有的人本来可以获利却由于受影响而坐失其利,有些人明知道少数投机股价炒得很离谱,但因受气氛效应的影响,而糊里糊涂地跟着买进,正中做手下怀,不该套牢被套牢了,反悔晚矣。当然也有本无决定,而受到“气氛效应”的影响跟着买进或卖出,最后受益颇丰的幸运者。
想要避开气氛的影响,投资者可采取不到交易现场去交易,而采取委托他人代这交易的作法。另外,还要有个人独立的判断,但个人的独立判断必须建立在坚实可靠的信息之上,不能对股市、企业的状况及发展前景和整个经济有一个准确的把握,盲目跟进,随波逐流是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