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於2020年1月31日正式脫離歐盟。 2016年6月的公投標誌着雙方47年關係的終結。但在截止日期之前,還有許多細節需要理清。2020年12月24日,當雙方宣佈達成貿易協議時,官員、商界領袖和普通民衆都鬆了一口氣。這意味着他們避免了最糟糕的結果:無協議脫歐,即英國在沒有達成貿易協議的情況下離開歐盟。但與其他任何協議一樣,有些協議最終會成功,而有些協議最終會陷入困境。以下列出了英國脫歐的一些贏家和輸家。
概要
- 英國於 2016 年公投後於 2020 年 1 月脫離歐盟。
- 兩個地區於2020年12月達成了一項貿易協議。
- 專業零部件製造商和美國銀行是贏家,而食品、農業和金融服務行業在英國脫歐後陷入困境。
英國脫歐後發生了什麼?
英國脫歐無疑給英國和歐盟經濟帶來了挑戰,因爲兩個司法管轄區都面臨着新的行政負擔,並且由於懸而未決的問題而帶來了不確定性。協議宣佈後,英鎊兌美元在英國市場上漲了約0.47%,兌日元上漲了約0.46%。
但市場已經將英國脫歐對英國經濟的預期成本納入考量。某種程度上,這其中也包含了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與其說這是一次牛市反彈,不如說是市場在預期了最壞情況之後的部分反彈。預計英國市場將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克服英國脫歐帶來的負面經濟影響。
新冠疫情及其伴隨的英國和歐盟貿易限制對經濟的影響可能超過了英國脫歐。這意味着確定英國脫歐對英國經濟不同領域的實際影響可能很困難。即便如此,我們肯定可以確定哪些領域可能會受到英國脫歐的影響更大或更小。
英國和歐盟之間的協議被稱爲《貿易與合作協定》。
獲獎者
總體而言,脫歐的贏家寥寥無幾,而且並非所有贏家都在英國
專業機械零件製造商
某些製造商,包括汽車製造商,嚴重依賴世界其他地區提供零部件來完成其產品。新產品原產地(或內容來源)符合英國或歐盟產品的要求,這意味着某些製造商必須做出一些調整。
這些企業可能會尋求歐洲或英國的替代零部件來源,以確保其產品符合條約規定的強制性成分來源百分比。由於日產和豐田等一些公司可能會尋找來自亞洲國家的合格零部件來源,英國和歐盟本土製造商可能會獲得新的銷售機會。
但這些規則並不意味着製造商必須是英國本土的,因此這些原產地規則對英國還是歐盟更有幫助尚不明確。
美國銀行家
失去進入歐盟市場的自由通道意味着總部位於倫敦的銀行必須決定是否在該地區設立新的分支機構或辦事處以繼續運營。但由於美國銀行從未享有過這種自由通道,它們已經擁有了“通行權”。一些美國銀行還經營着在英國和歐盟設有辦事處的註冊公司。
這種情況將使英國金融服務公司處於不利地位,直到它們能夠完全在歐盟市場重新站穩腳跟。因此,美國金融公司可能會在此期間搶走英國公司的業務和客戶。
該貿易協定旨在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以確保公平公開的競爭,並防止企業以低價損害其他企業。該條款要求兩個司法管轄區在工人權利、社會和環境保護、稅收以及政府對企業的補貼方面制定類似的規則。但這些規則只需相似即可,無需完全相同。因此,英國不太可能獲得實質性的競爭優勢,但仍將承受兩套規則帶來的行政負擔增加。
失敗者
英國脫歐無疑會對英國與歐盟各領域的跨境關係產生影響,帶來新的行政和監管負擔。諸如本地許可證、簽證、邊境檢查站和人員調動等新要求,影響着從農業到金融等各類企業。許多經濟部門對新法規措手不及,並擔心合規成本。
漁業
儘管英國漁業僅佔英國經濟的0.1%,但圍繞漁業的談判卻是達成貿易協議的最大障礙之一。表面上看,這項貿易協議似乎對英國漁業有利。
據英國政府稱,英國漁民的配額將在五年內增加,相當於歐盟在英國水域捕撈的魚總價值的25%,預計價值1.46億英鎊(2.05億美元)。然而,稱其爲純粹的勝利,忽略了兩個主要因素:
- 英國漁業期待歐盟做出更大讓步。業內代表表示,該協議不能被視爲成功,因爲其相對有限的收益遠低於脫歐陣營的承諾。漁業組織全國漁民組織聯合會(National Federation of Fishermen's Organizations)發表了一封致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的信,信中表示,他們認爲這項貿易協議就漁業而言是失敗的。
- 第二個因素是,英國捕撈的海產品大部分出口到歐盟,而脫歐後出現的新的非關稅壁壘,給易腐爛產品出口商帶來了尤爲嚴峻的挑戰。下文將對此進行更詳細的闡述。
食品和農業
影響農產品進出口的法規和邊境管制給歐盟和英國的每個人都帶來了問題,包括農民、分銷商、連鎖雜貨店、餐館和消費者。在英國脫歐前夕,美國零售商和消費者囤積了大量食品,導致食品短缺和供應鏈問題。這引發了恐慌性搶購的警告。
由於英國冬季依賴來自或經由歐盟的新鮮食品運輸,交貨延誤立即引發了問題。蘇格蘭出口商抱怨新鮮海鮮在蘇格蘭和法國邊境檢查時運輸延誤。Sainsbury's超市則將愛爾蘭新的複雜安排歸咎於他們不得不尋找替代貨源。Tesco超市則出現貨物短缺,貨架空空如也。
但要記住的一點是,供應鏈和物流挑戰不僅限於農業,還涉及所有行業。
製造業
物流挑戰也影響着製造業。由於現代製造業採用跨越不同國家的複雜供應鏈,即使是非關稅商品壁壘也會使製造業變得極其複雜。
甚至在協議達成並正式取消關稅之前,汽車、航空航天和工業用品領域的一些重要公司就不得不在英國裁員並關閉工廠,其中包括本田、日產、寶馬、豐田和捷豹路虎。松下和索尼計劃將其歐洲總部從倫敦遷至阿姆斯特丹。近兩年前,荷蘭企業集團飛利浦關閉了其在英國的唯一一家工廠。
該協議對歐盟與英國之間運輸的貨物實施了嚴格的管控,並制定了原產地規則,規定貨物通常需包含50%以上的本地採購內容,纔有資格享受自由貿易及該協議的其他優惠。對於生產複雜產品且包含從世界其他地區採購零部件的大型製造商而言,可能需要進行採購調整。
雖然這可能使一些特定的本地製造商在未來受益,但制定原產地規則給兩個地區的企業帶來了巨大的行政負擔,因爲它們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和審覈來確定貨物的原產地。這成爲英國脫歐後貿易的最大障礙之一。
金融服務業
金融服務公司認識到,英國脫歐可能需要將重要的業務和人員從倫敦遷至歐盟地區,並要求在歐盟開展業務必須進行當地註冊和許可。
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國民西敏寺銀行、高盛、美國銀行、瑞銀和瑞信等大型銀行在貿易協議達成的最後期限前,已將數百名員工和大量資產從倫敦遷至其他歐洲城市。總部位於倫敦的保險公司也在歐盟設立了分支機構,包括位於布魯塞爾的倫敦勞合社和位於愛爾蘭的英傑華保險公司。
英國脫歐終止了英國投資公司的“護照權”,該權利允許在一個歐盟市場註冊的公司在其他歐盟市場運營。爲了在英國脫歐後開展歐盟業務,英國投資銀行需要獲得等效性裁定,承認公司所在國的法規與歐盟法規足夠相似。歐洲公司可以使用倫敦清算所直至2025年6月。該期限已從最初的2022年6月延長。歐盟委員會還同意就歐盟的清算活動進行磋商。
大多數核心銀行業務,例如存款、零售投資服務和其他貸款服務,均未納入等效體系。這意味着英國銀行必須設立歐盟辦事處才能繼續爲歐盟客戶提供這些服務。儘管倫敦將始終是重要的金融中心,但其地位可能會受到影響,尤其是在等效性裁定遲遲未能出臺,客戶轉向其他國家已擁有在歐盟運營權利和能力的機構的情況下。
2016 年英國脫歐公投至 2020 年底期間,約有 1.2 萬億英鎊(1.6 萬億美元)的金融業資產離開倫敦。超過 7,500 個金融業工作崗位從倫敦遷至其他歐洲城市。
製藥行業
製藥公司擔心歐盟和英國藥品標準可能存在差異。爲了應對規則差異,英國製藥公司阿斯利康和葛蘭素史克在歐盟設立了平行實驗室。
對於藥品而言,實施邊境檢查和生產分散可能會導致藥品配送延遲。歐盟和英國均報告稱,由於擔心無法及時獲得藥品,他們在脫歐前囤積了藥品。
運輸、運輸和貨運行業
英國脫歐後,旅行和航運也面臨法律和物流方面的挑戰。歐盟和英國均允許在獲得許可和安全資質的情況下,爲兩地之間及境內的航班提供六個月的寬限期。在此之後,歐盟境內、跨成員國境內及成員國境內的航班將受到限制。只有由歐盟、歐洲經濟區 (EEA)和/或瑞士國民控股的航空公司才允許在歐盟機場之間飛行。
但一項特殊規定允許由歐盟和英國股東共同控制的英國航空公司(例如,擁有英國航空公司的馬德里國際航空集團)繼續在歐盟運營。
無論是通過空運、水運還是英吉利海峽隧道,人員和貨物的流動都需要耗費大量的程序。歐盟和英國之間的旅客需要護照,而商務人士、學生和其他在國外停留一段時間的人員則需要簽證。例如,歐盟在2021年僅批准了2000份許可證,而實際需要10000份——這對許多希望在歐盟公路上運營的英國貨運公司來說是一個挑戰。此外,許可證和邊境檢查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文書工作和數千名海關人員。
英國脫歐是什麼?
“脫歐”是指英國於2020年1月31日正式退出歐盟。英國於1973年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在2016年6月舉行的脫歐公投中,大多數人投票支持脫歐,理由是移民問題是一個關鍵問題。英國與歐盟於2020年12月達成了一項貿易協議。
英國脫歐爲何發生?
英國於2016年6月舉行脫歐公投。大多數選民選擇脫歐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移民和經濟問題。
英國脫歐對英國有害還是有益?
很難衡量英國脫歐對英國及其經濟的確切影響。這主要是由於新冠疫情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然而,一些研究試圖將英國脫歐的影響單獨列出。大多數研究表明,英國經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放緩,尤其是在貿易和投資方面。一些研究還表明,英國脫歐導致英國多達33萬名工人失業。
綜述
英國於2020年1月正式脫離歐盟。這一進程通常被稱爲“脫歐”,它留下了許多不確定性。在兩個地區達成貿易協議後,其中一些問題得到了解決。即使達成了協議,脫歐之後也出現了明顯的贏家和輸家。但只有時間才能證明其影響究竟有多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