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能在周線上的運用
量能在周線上的運用和在月線上的運用基本相同,只是相比月線,周線上量能柱相對較多,所以周線與月線上關注量能的重點也不盡相同。在月線上,量能柱相對較少,自然量能的變化趨勢會比較明顯。所以月線上主要是用量能趨勢的變化來判斷,利用量能放大和縮小的趨勢去研判行情的發展,當月線上量價背離時則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股價處於相對高位,而當量能平均線的短週期平均線與長週期平均線在高位形成死叉時,則宜告大跌即將開始。量價背離給我們帶來警惕,量能平均線的死叉則拉開了大跌的序幕。
在周線上,由於在相同週期內,K線和相應的量能柱都會比月線多出不少,K線多的好處在於細節會更清晰,所以周線上的優勢在於走勢形態會比較清晰。在相對高位震盪過程中形成的峯一目瞭然,自然指數運行過程中各個峯對應的量能會很分明,所以在周線上看量能主要看什麼,相信大多數人都心中有數了,對,主要看各個峯對應的量能的大小。
一般而言,股價經過一輪上漲週期後,不會立刻進入下跌週期,很多時候都有一個橫盤震盪時期,橫盤展蕩期一般而言都會形成幾個相應的高點和低點,這是區間展蕩的特徵,也是由於上漲乏力造成的結果。橫盤震盪時期完成後必然會重新選擇方向,如果向上,則橫盤振盪期爲上漲中續的休整期,如選擇方向向下則橫盤展蕩期爲頂部構築期。然而到底是上漲中續的休整期,還是即將下跌的頂部構築期,如何去辨別,這就是我們需要重點研究的,此處量能的運用將爲大家揭曉答案。
股價要上漲,指數要不斷走高,其動力來源於資金的推動,也就是要有充沛的後續資金源源不斷地跟進。如果在橫盤震盪期,尤其是運行到前期高點等阻力位區域,市場經過一段時間的震盪後運行到此區城,若有充足的資金入場,則突破成爲必然:如果股價運行到此區域,跟進盤不足,後續能量不夠,則衝關將無濟於事。有資金積極入場表現在全能上會出現量能放大的現象,而如果沒有資金積極入場則會出現量能葵縮的態勢。橫盤震盪過後結果如何,能量變化將爲我們提供判斷的依據。
當原有上漲趨勢被打破而進入橫盤震盪格局時,我們就需要有所警惕了。尤其是在股價經過一輪上漲週期處於相對高位時,我們要做的是重點關注各個頂點量能的情況。當指數運行到前期高點,量能得不到放大時,可以說衝過去的概率微乎其微。就算衝過去了,量能處於縮量,最終演變成頭肩頂的概率也會很大。圖一和圖二中,在橫盤震盪期間達到第二個頂點時,不但量能出現萎縮,而且連衝擊前期高點的動力都沒有,便出現了扭頭向下大幅殺跌的情形。可見當時市場疲軟之極,後市的大跌也就不可避免。在實際操盤過程中看到此類特徵,必須堅決離場,相信當時很多人還心存幻想,僥倖心理十分濃厚,認爲不會深跌,調整一下就結束了。但事情遠遠不會那麼簡單,一旦從高位出現調整,不說打回原形,攔腰斬半是極其可能的。
由圖三可看到,2009年曆史再次重演,經過一輪上漲後股指照例進入了橫盤震盪的格局,又是我們需要注意量能的時候到了。
很多時候一個事件的發生你也許認爲是偶然,但事實上是必然使之。
如圖四, 2009年股指再現2007年情形,橫盤震盪期間,每個相對高點對應的盤能都呈現逐步萎縮的態勢,同時前期高點同樣都無法企及,最終結果也是選擇了扭頭向下。經典頂部特徵一次次重演,悲劇也重複上演,重蹈覆轍的投資者也該是時候好好反思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