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銀川認爲:“在廣東棋隊,每位隊員都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就是在比賽時無論比賽多麼激烈緊張,戰況多麼驚心動魄,隊員都會一絲不苟,認真細緻地對每步棋做着法記錄。”做記錄的用處是多重的,既可用於培養棋手的冷靜分析能力和定力,又可用在比完賽後,對每步棋的得失進行盤後反覆解拆,提高象棋對弈水平。
廣東第一個全國象棋冠軍楊官璜,就是-位靠反覆拆棋、自學成才的老前輩。據說楊官磷出生的廣東東莞縣鳳崗村,解放前是個出了名的窮地方,村中旁人別的娛樂玩不起,十人中倒有九人喜歡F棋。飯前飯後,人們就愛在村頭巷尾一蹲, 分成幾堆,興致勃勃地擺棋對弈。楊官磷的爺爺是個棋迷,常常扡着幼小的楊官璞到棋攤觀戰,技癢了就下場殺幾盤,小楊官瑞在旁看多了,不知不覺地就跟着下子。4歲起,小楊官璜已經會走完一盤棋; 6歲已懂得一些譜法, 在兒童中難找對手。楊官磷的父親也是棋迷,棋藝水平比爺爺強多了,但由於要肩負全家的生活重擔,沒有多少時間教小楊官璨下棋。於是,小楊官璵就在對弈中學
當他戰勝全村的兒童後,便與大人對弈。小楊官磷有個習慣,每下完棋回家總要下苦功解拆,找到喫虧的那步棋才罷休。經過幾年的苦練,到10歲時,小楊官磷已經把全村長輩棋迷都殺敗了,成了當地名副其實的“鄉下棋王"。
有人說,楊官瑋就是靠盤後反覆拆棋成爲“鄉下棋王”,再到全國棋王的,他將“拆棋”的優良傳統也帶到廣東棋隊上來了。
許銀川的獨白、楊官瑞的成長故事,觸發了筆者的絲絲聯想:在股市實戰操作中,可否借用棋隊的“拆棋"來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呢?
主要的步驟,可以這樣來做一在買人某隻股票前, 首先要寫下買人理由、,例如你是根據哪個技術指標買人的,又或者是根據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好轉買人的等等,總之,買入前要將你認爲可以買人的有利條件列寫清楚。然後,在每次實戰買賣中,去觀察你買人後的成敗得失。成功的理由保留下來,失敗的原因要認真總結,不斷在實戰中總結經驗教訓。
在“解拆”操作得失時,股友與股友之間可以通過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俗語講得好,“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三五成羣自發組織一個類似“棋隊”式的股友俱樂部,有可能的話,股友俱樂部可以請一些炒股高手或在全國實盤擂臺賽中獲得冠軍的頂尖高手,到俱樂部來幫助大家“ 解棋”、“拆棋”。
筆者認爲,象棋盤後解拆與股市盤後靜思實有異曲同工之效。任何事物都會有其深層次的認識問題,下棋時,有些棋看似行不通,但經高手指點之後,原來那是一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棋。同樣,股市更是一個多棱鏡,有些個股當你看不明白或判斷不清時,請有實戰經驗的高手來幫你分析,你定會豁然開朗。
筆者相信,只要大家刻苦認真對每一次操作進行深入細緻的“解拆”分析, 一定可以在大風大浪的股市實戰中不斷地提高操作水平,提高操作技藝,最後,定能提高操作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