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的常用工具是貨幣供應量和利率的調整,它們通過宏觀、微觀經濟景氣傳導至證券市場,形成對證券價格波動的間接影響。
其作用機制主要有如下四個方面:
①貨幣供應量增加,可以促進公司增加投資,發展生產,扶持物價水平,防止商品利潤的下降,從而使得上市公司的價值增加,進而使得對證券的需增加,引起證券價格的上漲。
②貨幣供應量增加,引起社會商品的價格上漲,股份公司的銷售收入及利潤相應增加,從而使得以貨幣形式表現的股利即證券的名義收益會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使證券需求增加,從而證券價格也相應上漲。
③貨幣供應量的持續增加會引起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帶來的往往是虛假的市場繁榮,造成公司利潤普遍上升的假象,保值意識使人們傾向於將貨幣投向貴重金屬、不動產、短期債券和股票上;另一方面,當物價緩慢上升時,貨幣和絕大多數債券的投資價值都會下跌,但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卻有所改善,從而能提高上市公司的證券回報率,因此,投資者爲了避免損失或追求更高的投資回報,在風險偏好不變的情況下,就會選擇投資證券,從而最終使證券價格也相應上漲。
④利率下降,改變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上各種金融工具的相對價格水平,影響資金的供求結構,使得上市公司融資更加容易且成本更低;此外,上市公司的資金經營成本也會下降,從而最終使得稅後利潤增加,上市公司的資產價值增加,使證券價格也相應上漲。
當貨幣供應量減少或利率上升時,對證券價格波動的影響則正好與上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