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 ( AAPL ) 的賬面價值是其他公司從未見過的。在取代埃克森美孚公司 ( XOM ) 成爲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後,蘋果一直穩居榜首。
蘋果與全球第二大公司微軟( MSFT )之間的差距約爲 5000 億美元,比全球許多最知名公司的市值還要高。
與此同時,在韓國,三星與其說是一家公司,倒不如說是一條銀河系的細絲,使它所經過的一切都顯得渺小。據估計,三星佔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 的 17%。
三星未涉足的業務很少,而且大多與三星無關。三星集團的主要子公司包括龐大的人壽保險、建築和造船業務,但毫無疑問,三星電子是其全球最大的賺錢業務之一,也是其最知名的業務。
重點摘要
- 蘋果是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市值接近 3 萬億美元。
- 三星是一家比蘋果規模較小的公司,但它卻是全球乃至韓國最強大的公司之一,爲韓國的 GDP 做出了巨大貢獻。
- 蘋果的大部分銷售額來自 iPhone。儘管三星的智能手機佔其銷售額的最大份額,但其大部分營業利潤來自半導體業務。
打電話
截至 2022 年 1 月,三星的市值約爲 4430 億美元,甚至不到蘋果的四分之一。蘋果在 2021 年銷售了價值 3650 億美元的手機、電腦、平板電腦和相關設備。截至第三季度,三星的銷售額爲 2040 億美元。鑑於兩家公司的財年結束時間不同,這仍然比蘋果少四分之一。
三星電子(本文後面我們將簡稱爲“三星”)並非是蘋果的亞洲版。三星有三個部門:消費電子、設備“解決方案”和 IT/移動。
如果這些聽起來像同義詞,其實不然。消費電子產品在這裏指的是大盒子:電視、廚房電器、空調和洗衣機。“設備解決方案”指的是半導體、集成電路、LED 面板、硬盤和其他組件,而不是獨立設備。剩下的就是 IT 和移動,這確實包括傳統上與三星相關的手機和平板電腦,至少在北美是這樣。
iPhone 利潤巨大
蘋果靠 iPhone 和 MacBook 賺錢最多。手機的銷量是筆記本電腦的 5.5 倍,但後者的鉅額利潤使這場競爭幾乎打了水漂。
三星的利潤中心更加明顯。其手機佔公司營業利潤的 21%。三星在手機市場份額上可能超過蘋果(20% 對 14%),但蘋果很樂意銷售比三星少的手機,因爲其每部手機的利潤率更高。
蘋果 2021 年第四季度的毛利率佔收入的百分比爲 42.2%。
話雖如此,但最近幾個季度,其他部門已開始佔三星利潤的更大份額。經常被忽視的半導體部門一直處於領先地位。2021 年第三季度,該部門佔銷售額的 36%,營業利潤的 64%。數據存儲是一種有價值且需求日益增長的商品,但供應它的地方卻有限。
在商店貨架上和法庭上
蘋果和三星的關係一直不太穩定。這種厭惡並非毫無道理。2011 年,蘋果起訴三星,稱 Galaxy S 和 Galaxy Tab 分別抄襲了 iPhone 和 iPad。一週後,三星反訴蘋果,稱其竊取了無線網絡技術。
當年,兩家公司在四大洲的法庭上互相起訴了六次。2014 年,蘋果在北美的首起訴訟中贏得了 9.29 億美元的判決,三星隨後提起上訴。2018 年,蘋果贏得了訴訟,三星不得不支付 5.39 億美元的賠償金。
後來,蘋果贏得了第二起訴訟。那年夏天,兩家公司達成了某種程度的緩和,放棄了美國以外的所有訴訟,但繼續在以訴訟爲全民娛樂活動的國家進行法庭鬥爭。
共生關係?
這起案件(或一系列案件)的特殊之處在於原告和被告之間存在着一種有利可圖的共生關係。三星通過其衆多子公司銷售其涉嫌未經授權複製的蘋果移動設備的零部件。
蘋果曾一度是三星最大的客戶,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是戰略性的。規模意味着可以搶佔供應先機,這意味着在需求旺盛的時候,蘋果可以增加對三星的訂單,讓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擔心如何找到零部件。
三星製造了蘋果移動設備中的大部分 A4 和 A5 處理器。然而,這些處理器的鼎盛時期已是幾代以前的事了。無論是在商業還是生活中,無論敵對夥伴關係多麼有利可圖和互惠互利,在某個時候,當事人都會開始在其他地方尋求滿足。
因此,經過多年的傳言,2014 年夏天,蘋果終於正式宣佈與臺灣半導體制造公司 ( TSM ) 開展業務。目前,蘋果設計自己的處理器,所有處理器均由臺灣半導體制造公司 (TSMC) 製造。
儘管三星不再爲蘋果生產芯片,但它仍在爲蘋果的手機和電腦生產屏幕。
歸納總結
蘋果已經如此龐大,即使沒有三星,它也能過得挺舒服。同樣,三星也不需要成爲蘋果的供應商才能蓬勃發展。作爲市場上的競爭對手,他們已經將改變生活的電子產品送到了數億人的手中。作爲司法殿堂中的競爭對手,他們已經投入鉅額資金來維護自己的主導地位。可以肯定的是,這兩家公司將在未來幾十年繼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