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簡化我們對行情的定義,除了完美排列和不完美排列情況以外的均線格局均定義爲均線粘連而無排列。均線粘連度越高,粘連的均線越多,後市的行情力度越大。
案例:均線粘連度越高,後市行情越可觀
圖是上證指數2014年3月到12月的日線走勢。特別注意到2014年7月的行情,窄幅非常小的震盪,但是在經歷了長達5年的漫漫熊市,5、10、20、30、60、120、180、250這些分別代表日、周、月、季、半年年的市場成本的均線,都匯聚到了一起,實現了從短期中期長期超長期均線的統一聚合。2014年7月24日的放量上漲,使這些均線同時發散產生巨大的多頭行情,形成2014~2015年“瘋牛行情”的技術基礎和最大支撐。
在觀察均線系統分佈的時候,還有一個小概念需要注意,就是均線與均線之間的離散程度。
細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在日線級別,我們提到的主要參數是5. 10、30,如果說5、10日均線代表的是周、半月的平均價格,那麼其中應該還有一根均線是MA20——代表月線均價。爲什麼在我們的這個均線系統中我會淡化20日均線的概念呢?
這就牽涉到均線的另一個要素:均線的離散。
均線系統,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當均線系統極度發散.均線與均線之間的距離非常遠的時候,也就是說均線系統離散度非常大的時候.均線與均線之間的互相牽引力就會對行情產生反作用,從而引起修復性的行情。反之,當均線系統長時間的聚合,短、中、長、超長期均線完全纏繞併攏,均線系統就會形成非常強大的趨勢醞釀作用,聚合的時間越長,對未來趨勢性行情的推動力也越強,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橫有多長、豎有多高。
均線與均線之間的乖離程度量化比較難,很難說當短期均線和中期均線到達一個什麼樣的分離程度之後就會出現轉折,所以我們還需要結合K線形態.量價結構等做具體分析。但當均線系統的離散程度快速擴大的時候,正是我們對一個趨勢性行情產生警惕的時候。日線級別上.5、10的短期均線和30天的中期均線,會在離散程度上更好地反映短、中期均線的分歧,從而幫助我們更好地觀察均線的離散程度。
案例:均線的乖離
圖是上證指數2015~2016年的日線走勢。非常明顯,當行情的快速運行以至於短期均線(5. 10日)與中期均線(S0日)的距離明顯拉大的時候,行情的短線動能減弱,這個時候,行情就形成了回調或反彈的需要和可能。這種均線與均線之間的乖離之後有兩種消化方式,一種是利用橫盤的震盪消化,另一種則是主動的反彈或回調消化。但不管怎麼樣,當均線與均線乖離產生的時候,行情的短線不確定性增加,若繼續追漲殺跌就會面臨較大的短線風險。
均線排列的概念總體來說比較簡單,但常常能在波段行情中幫助我們把握大利潤。運用的關鍵是明確自己的操作級別,短線操作者最關鍵的當然就是5. 10日均線波段操作者盯30、60日均線,買入和賣出的時候運用的均線應該保持一致。不能買入的時候參考的是短期均線.賣出就看中長期均線.這樣容易產生止損過大的問題。反過來,如果買入參考中期均線.而賣出參考短期均線的時候,又會帶來沒有辦法拿穩籌碼、過早止盈的問題。因此,在明確均線的斜率和排列的作用之後,我們要建立一套自己的操作規範,從而根據均線的格局決定自己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