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我對投資興趣的增加,我在投資基金的同時開始系統地閱讀與投資有關的報刊、書籍、雜誌。主要的金融投資類報紙有《華爾街日報》、《投資者商報》和《金融時報》等;雜誌有《財富雜誌》、《福布斯雜誌》、《貝倫週刊》等;書籍類我比較系統地研讀了本傑明·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和《聰明的投資者》,還有當時關於巴菲特的少數幾本書,以及挑選着閱讀了圖書館裏關於投資類的很多書籍。
現在回顧總結一下,當時閱讀的材料大都是以基本分析爲主,並且側重於價值投資類的,這是因爲作爲一個投資新手,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當時主流金融媒體所倡導的那些東西,比如賬本分析、前景預計、估算價值之類的影響。其實等到作爲最外層的小股民知道了這些信息的時候,股票價格的變化早就已經把這些基本信息反映出來了,再去買股票時不僅沒有任何的優勢,還容易被與公司管理層站在同一個立場的所謂股票分析師們所迷惑。另外,價值投資的理論迎合了投資新手喜歡頭抄底股票的心理,實際上很多低價股票的價格之所以低是有充分的原因的,說明市場的大多數人不看好股票的前景,只有非常少數的低價股票才能夠起死回生,其他的大多數低價股票都只有越來越廉價的下場。
幼稚的投資者把價值投資簡單地理解爲買低價的股票,其實這與格雷厄姆整體的價值投資的思想相去甚遠。格雷厄姆不僅闡述瞭如何確定股票買入點的問題,還包含了何時賣出股票的風險管理和分散投資的資金管理的概念。假如一個股票的價格是6元,可是公司的可變賣資產的現金價值是每股10元,那麼格雷厄姆會在購買了足夠數量的股票之後,促使公司儘早宣佈破產清算,以便遷快實現每股4元的潛在價值;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的話,就持股等待着股票市場儘早意識到這個股票的真正價值;如果在兩年之後潛在的價值還沒有被市場認可的話,就賣出股票,把資金轉投向別的投資機會。而且格雷厄姆還強調,無論潛在的投資價值多麼高,都不要把過多的資金全賭在一兩個股票上面,最好分散投資在十幾個甚至二十幾個股票上面去。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理論也包含了交易系統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的概念,雖然他只是使用了表述性的語言,而不是像交易系統那樣採用了量化的表達方式。
20世紀90年代比較流行的.本有關投資的書是《在華爾街之上》,作者是富達基金的明星投資經理彼得·林奇。這本書主要的投資觀點是選擇你在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公司投資,這本書之所以那麼流行大概就是迎合了廣大非專業投資者尋求簡單而又容易理解的投資方法的傾向,如果大家都按照這個投資原則投資的話,那麼可選擇的股票大都只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那些公司,所以我本人覺得這本書對個人投資的指導意義不大。而且彼得·林奇執掌富達麥哲倫基金的期間正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利率大幅度降低,因而股票強勢上漲的時期,彼得·林奇的傲人業績也許只是在大牛市裏才能出現的情況而已。
一本對我很有幫助的講述成長性投資的書是菲力普·費舍所著的《普通的股票與非同尋常的收益》,他倡導的是投資有科技創新產品作爲利潤驅動力的、長期成長類型的股票。例如,他自已在1955年買進了摩托羅拉的股票,當時的摩托羅拉還只是一家無線電收音機的製造商,這支股票他一直持有到去世時的2004年。菲力普·費舍的兒子肯尼斯·費舍繼承了他的高成長投資的理念,現在也是一個知名的投資經理。
巴菲特也深受菲力普·費舍的成長投資理論的影響,他曾經說過他本人是“85%的格雷厄姆加上15%的費舍”。雖然巴菲特一直倡導的是長期持有股票的概念,但並不是任何股票他都願意長期持有,只有他認爲值得成爲股東的股票,他纔會長期投資或者收購整個公司。在找不到值得投資的股票時,他寧願持有很高比例的現金,甚至在1969年解散了他的投資基金,把資產還給了股東。而每次當股票市場大幅度下跌之後,巴菲特鬱利用機會大手筆買進有價值的股票。例如,在熊市之後的1973年買進《華盛頓郵報》的股票:1987年10月股市大跌後的第二年大量買進可口可樂的股票。所以巴菲特在股票買進點的把握上和對資金的管理和應用上,都是值得廣大投資者學習的。
我現在仍然覺得遺憾的是當時沒有能夠很好地理解威廉·歐奈爾的經典著作《如何在股市中賺錢:在股市盛衰時都能成功的交易系統》,這是一本把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結合起來、採用“買高賣更高”方法的股票投資經典著作。如今重新讀過,它實際上仔細描述了交易系統的各個要素,甚至在副標題裏還提到了“交易系統”這幾個字,然而在當時主流金融媒體(包括紙上的和電子的媒體)紛紛貶低和打壓技術派投資方法和圖形分析技術的情況下,我作爲一個投資新手缺乏買賣股票的實際經驗,根本沒有能力去辨別什麼是精華,什麼是糟粕,況且在關於股票投資的書籍中,糟粕的數量遠遠超過了精華的,正如空洞乏味的《華爾街日報》就因爲它的悠久歷史,在銷量上壓倒了數據豐富、簡明實用的《投資者商報》(《投資者商報》是威廉·歐奈爾創辦的)。可惜的是,歐奈爾詳細介紹了他的根據圖形的交易系統,但就是沒有把它量化,描述性的語育對於有股票買賣經驗的人來說是一目瞭然的,然而對於沒有多少投資經驗的人來說(尤其是像我這樣只相信數字的人),就像是隔靴搔癢,始終無法理解“買高賣更高”方法的真諦。
不管怎樣,我還是把我學到的一點皮毛知識付諸實行,基本上按照菲力普·費舍所倡導的買科技業的龍頭股的概念,以比較大的資金比重買進了像英特爾(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芯片製造商)、微軟(全球最大的電腦軟件公司)、默克製藥(世界著名的製藥企業)和生物技術公司安進等股票,又按照格雷厄姆價值投資的原則,儘量選擇了比較低的股價買進,然後長期持有了幾年,後來在股市開始走低後賣出,獲得了比較好的收益。就拿英特爾和默克兩支股票爲例,英特爾股票增值了兩倍半,默克股票增值了一倍半。
其他部分的資金我用來實行一種被稱爲動量投資的方法,即:買進過去一段時間表現很好的股票。期望上漲的趨勢繼續下去。
這個方法的理論根據來自於兩位大學教授1993年發表在《金融學雜誌》,上的一篇研究文章,他們發現,買進過去一段時間表現很好的股票,並同時賣出過去一段時間表現很差的股票,平均每年可以產生12%的額外利潤。當時我只是買進股票,並沒有做空,這從理論上講沒有問題,在實際操作中也比較簡單,畢競單純地買進股票比做空股票要容易得多。這部分的操作總體來說是獲利的,但因爲當時沒有交易系統的概念,止損的原則也執行得不很嚴格,所以感覺上壓力比較大,對這個方法的信心不是很強。舉個例子來說,當時看好了一支爲大企業做人力資源軟件的公司股票,在接近最高點時買進,開始上漲了一段時間,等到下個季度報表一出來,利潤前景不如分析師們的預計,股價一下子下跌了15%左右。如果有交易系統的指導的話,應該立刻賣出,虧損用其他股票的利潤彌補。但根據白我感覺行動的我決定等到再下個季度看看,結果虧損擴大到25%才止損賣出。其實在當時處於牛市的情況下,這種方法獲利的時候還算是蠻多的,但虧損給人產生的痛覺要比贏利帶來的快感嚴重得多,所以最終的感覺不是很好。實際上使用一個量化的自動交易系統就可以把個人的感覺完全排除出去,可是回頭看歷史的人總是最聰明的,事後的覺悟只對將來有所幫助。
總結一下,我投資股票的時段是在20世紀90年代的中期到21世紀初期,這段時間股市的大趨勢是向上走的,只是結尾有波動和比較大的回落,應該說我還是比較運氣的,獲利的絕大部分應當來自於市場的貝塔係數,但重要的是我在市場上得到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爲以後的投資探索之路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