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泡沫破滅會導致整個社會的財富急劇縮水,使用槓桿者更是血本無歸,股市泡沫是如何產生的?比如,企業上市後股價爲每股1元,共融資1億元,資金的運作情況如下:(1)這1億元被企業拿去用於生產經營,變成企業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進入實體經濟,一級市場的購買者可以繼續持有,也可以在二級市場上拋售;(2)另一部分資金不參與企業經營,純粹在二級市場中進行交易,也稱“虛擬資本”,規模可大可小。
股價如果漲至5元,那原來1億元的股票變成5億元;反之,如果股價跌至0.1元,1億元的股票就變成1000萬元。無論有多少資金在股市中交易該股票,企業用於經營的就只有1億元。
股價應該與企業的利潤相匹配,企業效益好股價就會上漲,如果利潤並沒有增長甚至虧損但股價卻不斷上升,股票市值偏離企業價值就會產生泡沫,這種現象在股市中屢見不鮮。擊鼓傳花的遊戲玩到最後,大家發現企業的股票根本不值這個價,無人接手致使股價一落千丈。當然,單個企業的股價虛高不要緊,可怕的是整個股市的泡沫氾濫,破裂後導致股災甚至可能引發金融危機。
既然資本市場如此容易引發危機,政府爲什麼還要大力發展?因爲資本市場有兩大功能:(1)融資渠道,企業發展需要資金,總不能讓銀行包打天下;(2)引導資金流向好企業,投資者會拋售那些垃圾企業,轉而投向欣欣向榮的企業。資本市場對經濟發展有促進作用,是現代經濟不可或缺的,雖然可能引發股災甚至金融危機,但政府還是會不遺餘力支持其發展。
股市泡沫破裂容易引發金融危機,但金融危機並不都是由股市泡沫引發的,債務危機也會引發。比如,1997年國際熱錢大量湧入泰國,迅速將房地產和股市的價格和市值推高,而此前泰國政府又借了大量外債,使泰國具備了爆發金融危機的條件。
國際炒家率先在匯市發難拋售泰銖,民衆對經濟的信心來源於幣值穩定,泰國政府爲維持匯率穩定,動用美元儲備承接泰銖拋盤,但很快美元儲備就消耗殆盡,而同時大量短期外債到期需要還本付息,最後泰國政府只得放棄固定匯率,泰銖一瀉千里。炒家們繼續集中拋售股票,匯市和股市雙雙暴跌,民衆對泰國經濟完全喪失了信心,從股市撤出資金,從銀行提出存款,將泰銖換成美元,銀行爲規避風險緊縮貸款,泰國的經濟處於崩潰狀態。繼泰國之後金融危機迅速蔓延,菲律賓、印尼、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韓國等地也相繼淪陷,僅中國香港在中央政府強大的美元儲備支持下穩住了港幣的匯率,但股市也下跌了50%。
炒家們拋售泰銖和股票也同樣會虧損,那他們如何盈利?其實,在發動攻擊前炒家們已經大量買入帶槓桿的外匯和股指期貨的空單,在價格下跌過程中他們通過這些空單獲取暴利。炒家們通過高比例槓桿瞬間就能完成本金放大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鉅額交易,資本市場開放的國家如果沒有足夠的美元儲備,根本無法抵禦如此大規模的迅猛攻擊,資本市場淪陷後整個國家的經濟就面臨崩潰。
許多發展中國家爲發展經濟,借入大量短期外債,而且放開資本市場允許國際資本自由出入,熱錢不斷流入實業、地產和股市,帶動經濟高速增長,許多問題被暫時掩蓋,積累了大量泡沫。泡沫無論是自行破裂還是被人爲捅破,一旦集中爆發政府就無力迴天了,最後全國的經濟就會陷入蕭條。中國在此次危機中倖免的原因主要在於:沒有大量外債到期;央行有鉅額外匯儲備;沒有完全開放資本市場讓熱錢隨意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