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市場曾經的低效率是因爲什麼?
多年以前,證券市場完全以人工模式運行。爲了得到一個金融產品的報價,客戶需要和銷售代表(sales representative )直接碰面,或者通過信件取得聯繫;在電話通信方式產生後,則是通過電報或者電話取得聯繫。之後銷售人員要走到交易代表( trading representative)那裏,或者向交易代表喊話,要求獲得客戶所關心的證券的報價,交易人員則報出從其他經紀商或者交易所那裏所獲取的市場價格。當客戶下達指令時,以上的過程會再重複一遍。
這個過程耗費時間、容易出錯且開銷龐大,其費用最終還是由投資者承擔。大部分錯誤主要來自以下兩方面。
(1)由於交易所成交和客戶獲得報價之間存在較大的時間差,市場可能在這個時間段內發生大幅波動。
(2)在人與人之間的多次交流中,人們可能會因爲聽錯報價而把錯誤的信息傳遞下去。
這樣的信息傳遞過程容易出錯並且費用高昂,這個溝通鏈條上的每個人都需要獲得相應的報酬,並且市場參與者承擔了發生錯誤時所產生的損失。
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產生了第一個電子交易系統,這項新生事物很快就被視爲一個革命性的進展。這個系統收集各個經紀商和交易所的數據,並同時把信息發送給衆多的市場參與者,系統使得通過信息審覈的參與者相互之間可以以系統所顯示的最優價格成交,並且系統還會生成可靠的信息和交易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