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庫茲涅茨(Kuznets)認爲,“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可以定義爲給居民提供種類日益繁多的經濟產品的能力長期上升,這種不斷增長的能力建立在先進技術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識之間相應調整的基礎上”。
導致經濟增長的最主要的源泉是勞動的增加、資本存量的增加和技術進步。勞動的增加不僅僅單指就業人數的增加,而且包括就業人員的年齡、性別構成、受教育程度等等。技術進步包括髮現、發明和應用新技術,生產新的產品,發現和利用新的材料,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開拓新的市場,組織管理的創新等。資本和勞動的增加是生產要素的增加。技術進步能使生產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更爲有效,推動經濟的增長,但它本身只提供一種潛在的可能性,是一種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如果要有效而廣泛地使用技術,並且,如果這種使用確實促進了它自身的發展,那就必須有制度的和思想意識的調整,以便有效地正確使用人類先進知識寶庫之累積所產生的創新。
從經濟增長的源泉可以知道,政府可以影響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在於:促進資本的形成,刺激勞動力的投入以及提高技術水平和調整經濟結構以提高生產率。但政府對勞動和資本的調控範圍是有限度的。比如,政府爲了促進投資,採用擴張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長期下去會造成通貨膨脹,導致經濟增長的不穩定。又如,若政府通過加快人口增長速度來擴大勞動大軍,就會造成人均收入增長率的下降;在短期內,政府採取諸如低稅率的財政政策,就業人數會增加,但伴隨較高的收入水平,收入效應又會使工作動力下降。因此,政府調控的重點靠調整經濟結構、增加實物資本的投資和增加研究與發展經費來促進技術進步,靠教育與科研政策使先進的技術知識與高素質的勞動者結合起來形成先進的生產力,促使經濟穩定增長。但這是長期努力的結果,短期內由於各種利益的衝突,總是難免出現誤差,偏離經濟穩定增長的軌道,出現經濟週期性的波動。
反映經濟增長過程中的波動規律的經濟週期是指國民生產總值、失業、通貨膨脹、利率以及其他經濟變量或多或少地、定期地發生偏離增長趨勢水平的各種動盪的彙集,通俗地講就是宏觀經濟活動擴張和收縮交替反覆出現的過程。
歷史資料表明,市場經濟並不是穩定增長的,而是環繞其長期趨勢週期地上下波動。每一個週期可劃分爲四個階段,即經濟擴張(繁榮)階段、危機階段、緊縮(蕭條)階段和復甦階段。在經濟擴張(繁榮)階段,生產就業增加,投資高漲,市場興旺,貨幣信貸擴張,物價上升,利潤增加。但是,經濟擴張經歷一定時期到達頂峯以後,危機爆發,出現金融恐慌:銀行擠兌、銀根奇緊、貨幣貶值、債務困境、股價狂跌,甚至引起部分金融機構倒閉。緊接其後的是累積性經濟緊縮(蕭條)階段,生產下降,失業增加,貨幣流通量或其增長率減少:利息率下跌,市場蕭條,,物價下跌,利潤減少。經濟緊縮(蕭條)經歷一定時期到達谷底以後轉入復甦階段,經濟重新開始擴張。
這裏,危機階段和復甦階段往往很短暫,所以也可把這兩個階段看作轉折點。當然,不同的國家和一個國家的不同時期,每一個週期,無論是週期長度,波幅大小,以及觸發危機的因素和具體的表現形式,都是千差萬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