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第86课:走势分析必须杜绝一根筋思维
一根筋思维的心理基础,就是企图找到一个永恒固定的公式,然后不管任何情况,只要套进去,就有一个现成答案。这种思维,把世界看成是一部精密的机械,任何的运行都等价于起点-结果模式,只要起点相同,就有相同的结果。这就是典型的一根筋思维。有些人学本ID的理论,本质上就是希望找到这样的东西,却不知道法成则人成,人不成,法何成?
一个很简单的实验,同一批人,同样的资金,同样的股本,同时开始股票运作的实验,显然每个人实验的结果是不可重复的。因为股票走势归根结底是参与者心理合力的痕迹,而心理是不可重复的。试问,有谁能百分之百复制自己2007年9月30日开盘那四个小时的心理曲线?这都是一次性的,不可复制。而几千万、上亿人交易的可复制性,就更没有可能了。为什么?每天都是新世界,影响市场的因素,每天都在变化着,而这些因素对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影响,更是模糊的,混沌的,由此产生的走势,很显然不具有任何百分之百复制的可能性。
从最开始的时候,就必须要有一个大的眼界。如果看1分钟走势就被锁在1分钟层面里,那么搞100年都进步不了。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也是最基础的一步,就是必须动态地把握各种概念。例如第三类卖点,在不同的情况下,其操作意义显然是不同的。
不妨以此为例子,仔细分析一下。
(1)在一个大级别的中枢上移中,一个小级别的第三类卖点,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这个卖点扩展出来的走势,是否会改变大级别中枢上移本身。根据大级别的走势,不难发现其界限。因此这种第三类卖点的操作意义不大,关键是警戒的意义。如果是短线的短差,那也是小级别的中枢震荡中来回操作,因此这第三类卖点只是构成一个震荡意义的操作点。
(2)在一个大级别的中枢下移中,一个小级别的第三类卖点,其意义就是这个卖点是否会让大级别中枢继续下移。如果中枢下移继续,那么就意味着小级别的第三类卖点没有任何操作价值(当然,如果有卖空机制,那就另说了)。如果说卖,大级别中枢都下移了,好的卖点估计都过去n的n次方个了,也就是说,市场已经给你n的n次方卖出的机会,你还没有改正,那你大概更适合去卖豆腐了。
(3)在一个大级别的中枢震荡中,一个小级别的第三类卖点,其意义就看这是否会延伸出大级别的第三类卖点。如果没有这种危险,本质上不构成大的操作机会,只是一个短线震荡机会。而且很有可能,一个小级别的第三类卖点后,反而延伸出大级别的买点,这在震荡中太常见了。
第三种情况,就是多空通杀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技巧。通杀,就是要把所有人的舞步搞乱。怎么搞乱?就是买点卖点轮番转折,而且模式不断变化,让不同的操作模式都破裂一次。这种舞步错乱的本质,就是要触及不同的突破、止损位置,让止损的刚卖出又回头;刚买入追突破的,马上给一巴掌。
本ID理论,从来没有任何止损之类的无聊概念。有什么可止的?三大卖点,给三次机会,加上不同级别的n多机会,你都没反应,非要等到缺胳膊少腿才去止损,那是有病,回火星去吧。
只要把握了本ID的理论,那么情况,正好适合去凌波微步一番。这里还可以更精确地分析一下。根据先后出现的买卖点的级别,无非有以下几种情况。
1.大买点后小买点。
上图所示为大买点后小买点案例图
这种情况,后面的小买点往往构成相对于大买点的第二次介入机会,但不一定是最精确的机会。最精确的机会一定是符合区间套的,并不是任何小级别买点,都必然在大级别买点对应的区间套中。
也就是说,这种小级别买点,往往会被小级别的波动跌破。但这种破坏,只要不破坏前面大级别买点所构造的大级别结构,那么一定会有新的小级别波动重新回到该买点之上。大买点后,必然产生相应级别的结构,因为后面的小买点不过是构造这个大结构中的小支架。明白这个道理,相应的操作就很简单了。
2.大卖点后小卖点。
上图所示为大卖点后小卖点案例图
和上面那种情况反过来理解就是。
3.大买点后小卖点。
上图所示为大买点之后小卖点案例图
如果两点间有一个大卖点,就可以归到第二种情况去。如果没有,那么这个小卖点后,将有一个小级别的走势,再次考验或者确认这个大买点后形成的大级别结构。只要这个小级别走势不破坏大级别结构,接着形成的小买点往往有着大能量。为什么?因为大结构本身的能量会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一个结构形成后,如果小级别的反过程没有破坏大级别走势,那么一种自然的结构延伸力将使得大级别结构被延伸,这是一种重要的力量。
4.大卖点后小买点。
上图所示为大卖点之后小买点案例图
上面的情况反过来理解就是。
5.大中枢中的小买卖点。
上图所示为大中枢中的小买卖点案例图
在一个大中枢里,是没有大买卖点的,因为出现第三类买卖点,就意味着这个中枢被破坏了。这种大中枢中的小买卖点,只会制造中枢震荡。这种买卖点是最容易把多空搞乱的。
但是其中有一种买卖点,往往具有大级别的操作意义,那就是大级别中枢震荡中的次级别买卖点。例如,一个5分钟震荡里面的1分钟级别买卖点,就具有5分钟级别的操作意义。
因为该买卖点后无非有两种情况:(1)继续5分钟中枢震荡。(2)刚好这个次级别买卖点后的次级别走势构成对原中枢的离开后,回抽出现第三类买卖点。这样原来这个买卖点,就有点类第一类买卖点的样子,那个第三类买卖点,就有点新走势的类第二类买卖点的样子[1]。
注意,有些买卖点的意义是不大的。例如,一个1分钟的下跌趋势,在第二个中枢以后的第三类卖点,就没有什么操作意义了。为什么?前面第一个中枢的第三类卖点哪里去了?
趋势,本质上就是中枢移动的延续。第一个中枢的第三类卖点,本质上就是最后一个合适的卖出机会。后面那些中枢的第三类卖点如果还需要操作,那就证明反应有大毛病了。到第二个中枢以后,反而要去看趋势是否要结束了。例如对上面1分钟下跌趋势的例子,跌了两个中枢以后,就要看是否有底背驰了。这个时候想的是买点,不是卖点了。
上图是下跌趋势第二个中枢第三类卖点之后趋势背驰分析图
对于趋势的转折来说,例如上面的1分钟下跌趋势,背驰转折后,第一个上去的线段卖点,很有可能刚好形成最后一个1分钟中枢的第三类卖点,这时候该卖点几乎没有任何的操作意义,反而是要考虑下来的那个第二类买点。很多抄底的人,经常在第一次冲起后就被震掉,然后再追高买同来,就是没搞清楚这种关系。
如果你是抄一个1分钟级别的底,后面最坏有一个1分钟的盘整。连这盘整的格局都没有走势必完美,也就是最基本的三个线段都没有形成,这时你就跑掉,不给震出来才怪了。
当然,对于那些对大级别背驰判断没有信心的人,有一种稳妥的办法,就是都在第二类买点介入。实际操作中,你可以完全不管第二类买点形成中的背驰问题,第一类买点次级别上去后,次级别回跌只要不破第一类买点的位置就介入。这样的话,只要下一个次级别上升不能升破第一个次级别上去的高点,就坚决卖掉。如果能够升破就拿着,等待是否出现第三类买点。出现第三类买点就继续拿着,不出现就卖掉。
按照上面的程序,你甚至连背驰的概念都可以不管。分清楚走势类型,其实就可以完美地操作了,其他概念只是如虎添翼而已。
严格意义的震荡结束,必须出现第三类买卖点,但运用走势的结合律,总是可以做出那样的划分。
缠论点睛
1.学习缠论,实践中最重要的是多级别联动操作。但这联动的级别也不宜过多,太多就会增加分析和操作的复杂性。考虑到小级别的波动幅度以及手续费等问题,太小的级别是不适合操作的。
2.多空通杀的技巧,一般出现在大级别中枢震荡中。譬如,大级别向上突破或者缺口之后,一般就会认为盘整结束了。但小级别可以立刻出现卖点,把走势重新拉回中枢。向下突破亦然。这就是利用常见的模式,对那些该模式的使用者进行猎杀。因此说,上涨中的中枢震荡,其买点必然在下边;下跌中的中枢震荡,其卖点必然在上面。即便是要追突破,也要以很轻的仓位分仓介入。
3.所谓最精确的买卖点,长期来看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投资者能在买卖点区间介入就可以,或者干脆就在大级别买点之后的小级别买点买入,大级别卖点之后的小级别卖点卖出。这是最稳妥的做法。
4.第一类买卖点,本质上就是在追求抄底逃顶,这是很困难的,而且没有必要。对于散户来说,舍弃第一类买卖点,单靠第二类、第三类买卖点与各级别联动,就能打造出一套高效的操作程序。
投资微言
大级别买点之后的小级别买点介入;大级别卖点之后的小级别卖点卖出。这是最好的右侧交易法。
[1]注意,这只是比喻,不是说这就是大级别的第一类、第二类买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