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受到中美贸易战、经济放缓、债务飙升和货币疲软的影响,但截至 2021 年 6 月,中国的股票投资者已超过 1.89 亿。2021 年 5 月,中国股市总市值为 133,57 亿美元。
自2010年代初扩大市场使用以来,中国政府在市场不配合政策时毫不犹豫地介入市场。中国政府控制其金融市场的一个显着例子发生在 2015-16 年,当时他们的股市崩盘,对市场力量产生了更大的不信任,导致政府对其经济施加更多的控制。
重点摘要
- 尽管中国政府试图采取更加宽松的金融政策,但当市场不配合其政策时,中国政府毫不犹豫地介入市场。
- 中国政府控制其金融市场的一个显着例子是其在 2015-16 年发生的市场崩盘期间的行动。
- 在整个危机期间的不同时期,政府进行干预以制定交易规则和限制,例如禁止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销售和限制卖空,以遏制波动。
- 据推测,政府在此期间的行为实际上加剧了经济危机。
在整个危机期间的不同时期,政府进行了干预以制定交易规则和限制,例如禁止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销售和限制卖空,以遏制波动。然而,据推测,政府的行为实际上加剧了经济危机。后来的调查表明,中国政府的快速干预实际上通过制造更多的不确定性而加剧了恐慌。
政府宣传活动
中国股市在 2015 年经历了史诗般的繁荣和萧条。从 2014 年年中到 2015 年 6 月的最初飙升是由旨在鼓励公民投资市场的政府宣传活动推动的。几个月来,政府一直在吹捧中国经济的实力,并多次向投资者承诺,为了保持中国企业的强大,他们将竭尽全力。上海市场从 2014 年到 2015 年年中上涨,价值几乎翻了一番。然后在 2015 年 6 月,泡沫破裂。在此次崩盘前的两个月内,已经开设了超过 3800 万个新投资账户。
上海证券交易所(SSE)综合指数超过 40% 的跌幅只是在中国政府大量购买股票后才停止。仅仅几个月后的 2015 年 8 月,当市场再次下跌时,中国政府采取了额外措施,降低交易成本和放宽保证金要求,以减轻对保证金违约的担忧。
缺乏经验的投资者的影响
股市泡沫主要是由以巨额利润买入股票的小投资者的大量资金流入推动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缺乏经验的投资者是最后进入飙升的市场,并且在市场崩盘时最先恐慌的。与由机构投资者主导的西方市场不同,小交易者占中国股市交易的大部分。自 1990 年代中国股市诞生以来,投机而非基本面是大多数市场飙升的主要驱动力。结果,即使是最有经验、最精明的投资者也容易受到伤害。
政府强制锁定期
在 2015 年夏季市场急剧下跌期间,中国政府对持有公司流通股 5% 以上的大股东、公司高管和董事所持股票实行六个月的禁售期。该规则旨在防止发生大规模抛售。第一个锁定期的结束是在 2016 年 1 月,届时将有近 40 亿股重新上市。政府官员担心这会引发再次急剧下降,因此他们延长了锁定期,直到可以建立更多规则为止。即使在美国这样成熟的股市,一个成熟的股市,对股票锁定期到期的预期也一直给市场带来下行压力。在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影响更为突出。
卖空禁令
监管机构还禁止一日卖空。尽管这种限制在短时间内稳定了股票价格,但它可能是更大波动的原因。卖空者是唯一在股市暴跌期间买入的投资者;没有他们,就没有什么可以减缓衰退。因此,在此期间没有卖空者很可能加剧了股市暴跌。
断路器的安装
中国政府干预的另一个深刻体现是安装了暂停交易的熔断器。这些熔断器被触发了3次后,监管机构采取了行动,暂停了它们的使用,因为它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人推测,断路器的使用可能加剧了危机。事实上,监管机构后来承认,这些机制实际上可能增加了市场波动性。
试错法产生了不确定性
一些市场分析师对中国政府在此期间干预的意愿表示赞赏,因为这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减轻波动。然而,他们的试错方法也可能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这也是波动的一个原因。政府的行为可以比作赌场老板不断改变规则以支持房子。在这种特定情况下,政府似乎在操纵规则以支持牛市。不幸的是,它没有起作用,实际上可能已经侵蚀了系统的完整性。毫无疑问,这一事件的一个后果是对中国政府管理其金融事务的能力产生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