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股回落及时抢反弹:抢反弹的原则

  |  

抢反弹的原则


(1)不设赢利预期。抢反弹应根据市场情况随机应变,当趋势向好时,即使获利丰厚也可以继续等待;当反弹的上升趋势受阻时,即使获利微薄或浅套也要坚决清仓出货,不能让赢利预期束缚自己。

(2)估算风险收益比率。参与反弹之前,要估算风险收益比率,当个股反弹的风险远远大于收益时,不能轻易抢反弹,只有在预期收益远远大于风险的前提下,才适合抢反弹。

(3)设置具体的止损价位,做好止损的心理准备。反弹并非市场已经完全转强,投资者在参与反弹时应该坚持安全第一、赢利第二的原则,一定要设置止损位,当股价到达预定价位时立即果断卖出。

(4)趋势不明时不参与反弹。股市下跌趋势已经形成或在下跌趋势通道中运行时,投资者不宜抢反弹,此时抢反弹,反弹,无异于火中取栗,得不偿失。

(5)不宜满仓操作。在弱市中抢反弹,要根据市场环境因素,选择适当的资金投入比例,贸然重仓或满仓参与反弹,是不合时宜的,一旦研判失误,将损失巨大。

追涨锦言

投资者在抢反弹的时候,所抢的股票必须是前期有过一波大幅上涨行情的,并且在高位放量不明显,也就是说庄家出货不彻底;反弹要出现在股价充分回调以后,跌幅最少在50%以上,而且要在一波行情之后,如果已经过了几波振荡,参考价值就会大大降低;在反弹过程中,成交量虽然有所放大,但是不会超过前期大行情的成交量;不能贪心不足,对反弹高度抱有太大的幻想,要见好就收。一般来讲,把目标位定在30%左右较为合适。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伏击涨停的法宝之神奇的暗箱密钥

关于预报和伏击上面这只股票的事,一时传为佳话。事后有人问我,你预报这只股票时,它的价位已从3.44元涨到了8.93元,股价已接近翻三番了;它的形态已叠创新高,就像“武汉有座黄鹤楼,半截捅在天里头”,你当时预测它要涨停我可以理解,凭什么敢于预测它还要翻番呢?这话问得好,问到点子上了!这就是量柱里藏着的“暗箱密钥”。

利用MACD指标判断股价涨跌趋势

MACD的指标作用:利用MACD指标来判断股价涨跌趋势,主要是通过DIFF线(DEA线也可以)来实现的。在实战中,投资者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判断。第一,DIFF线越过零轴。一般来说,当DIFF先由下向上越过零轴时,就表明市场上涨趋势已经初步形成。

利用MACD的指标寻找支撑或阻力

寻找支撑、阻力是MACD指标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它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法来实现。第一,零轴。当DIFF线在零轴下方运行时,零轴对其有重要的阻碍作用;而一旦DIFF线突破零轴。零轴对它就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这种支撑、阻碍作用在实战中往往成为重要的买卖点。

如何避免避免简单外推的错误?

有些时候,为方便起见,分析人员会简化现金流分析的方法,即直接预测现金流的组成部分,如NOPLAT、净利润、营运资本变化、净资本支出、付息债务变化等。这样做可以简化价值评估的工作量,使分析人员在短时间内对目标公司的价值作出判断。但是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谨慎避免简单外推的错误。

发现涨停的60个细节

投资者追涨停时要注意控制风险,因为追涨停的操作手法属于激进的短线操作策略,操作成功后获利速度快、赢利丰厚。如果不注意识别风险,盲目追涨,一旦操作失误,会导致严重的亏损。

分析K线组合捕捉涨停股:三线开花K线组合

三线开花K线组合是指20日、120日、250日这三条均线经过金叉穿越后,像开喇叭花一样,形成极度分离的多头排列的特殊的技术形态。这种K线组合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具体形态:(1)并线三线开花。这种形态一旦形成,则会有较大的获利空间,如果20日均线从下向上穿越120日均线与250日均线,就会形成均线的金叉穿越。

MACD趋势盈利秘籍

广义的技术指标广义的技术指标是泛指除了K线和成交量之外的所有技术分析理论。简单地说,就是指除了开、高、收、低四个价位和对应的成交量这些基础数据之外的任何反映股价走势的图形曲线都可以称为技术指标。

均线的平均成本线和移动趋势线

均线最重要的作用有两点:平均成本和指示趋势。其中平均成本是均线的根本所在,确认和指示趋势是其最大的作用,其他特点和所有运用法则全部由此两点衍生,所以有人称均线为平均成本线和移动趋势线。平均成本是均线的本质K线是趋势最直接的载体。将K线的收盘价格移动平均,连续标注在坐标图上,就是均线。

由基本面分析捕捉涨停股细节14:板块联动共振涨停

板块联动是指板块内的个股或相关板块之间所发生的同步波动现象,即同一类型的股票常常同涨同跌。这是由于股市中有一些股票会同时具备某种特殊性质,当这种共同的特殊性质被市场认同时,就会形成股市中的板块结构。当某一板块中的几只股票率先大幅涨(跌)时,同类其他股票也会跟着涨(跌)。

掌握成长股的选择技巧

掌握成长股的选择技巧投资者在选择成长股时要考虑下面几个因素。第一,企业要有成长动因。这种动因包括企业领导人、内部管理、技术以及产品等重大生产要素的更新和企业某种特有的重大优势等。第二,企业规模比较小。小规模企业对企业成长动因的反映比较强烈,市场、产量、资本等要素的上升空间大,所以成长条件比较优越.第三,行业具有成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