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模型的一個重要觀點是指令簿的形狀可以預測隨後的市場價格的變化。圖10-4描繪TCao, Hansch,和Wang (2004)發現的一種現象。
在圖10-4a中,市價被大量聚集的保守限價指令“推”向右側。
Cao, Hansch和Wang (2004)發現做市型的交易商對限價指令簿的形狀進行了積極利用。他們還發現限價指令簿的寬度和深度(也稱爲長度和高度)可預側30%即將發生的價格變動。此外,指令簿的不對稱性還透露出更多的信息。Handa, Schwartz和Tiwari (2003)研究發現當買家和賣家的數量相近時,這種“平衡”市場上的買賣價差會更大。相反,當一方的交易商數量超過另一方時買賣價差會縮小。Handa, Schwartz和 Tiwari (2003)對此的解釋是:這種不平衡是因爲處於較少數量一方的交易商擁有更強的市場支配力(market power),他們能從另一方衆多迫不及待想要交易的投資者手中得到更優的價格。
Rosu (2005)提出限價指令薄的形狀取決於市價指令出現的概率分佈。如果大筆市價指令單出現概率較大,則限價指令簿呈駝形(hump-sharped )Foucault, Kadan和Kande (2005)的文章中將連續時間市場視爲一個帶有無限期存活限價指令的多重價格網格上的指令馭動過程。Hosu (2005)的文章中引入了可撤銷限價指令,進一步擴展了這個研究。
Foucault, Moina;和Theissen (2005 )發現限價指令簿的深度能夠預測資產價格的波動率。Holden和Subrahmanyam (1992)的研究發現,交易資產的通用估值波動越大,從限價指令簿中可獲取的信息深度就越低。因此,限價指令市場加劇了交易資產波動率的變化。交易資產價值波動率的細小變化都會導致交易價格波動率的較大變動,並且知情交易商不太可能去提供流動性。
Berbe:和Caglio (2004)發現在諸如收益財報公佈之類事件的前後,限價指令中會含有一些私有信息。
對做市商來說,能夠觀測到全部的限價委託單簿使他們獲得了一種不公平的優勢。Harris和Panchapagesan (2005)的研究表明,由於能夠看到限價委託單簿中的全部信息,做市商可以因此獲得超額收益,或者說他們“取走”了其他限價指令交易者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