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點
纏論的核心是什麼?對此衆說紛紜,有的說是“走勢終完美”,有的說是級別,有說是走勢中樞,有說是背馳。可謂見仁見智,各有各的道理。
筆者以爲,一種技術理論,總歸是要爲實際操作服務的。若不能用於實際,則一切都是空談。服務於實際操作,最後都必然落到買賣點上。因此,對於希望通過學習纏論來提高交易水平,並以此獲取差價利潤的投資者來說,只有買賣點纔是最值得關心的內容。如何在買點即時買入獲利,如何在賣點即時賣出規避風險,這纔是纏中說禪技術理論最值得關注的價值核心。
纏論的買賣點,因爲涉及動力學部分中的背馳問題,其實亦可歸類於動力學部分。本書之所以放在形態學部分來講解,一是由於纏論的買賣點依附於中樞而生,講完走勢中樞之後,自然下一步就是買賣點問題。二是買賣點與走勢中樞的區間位置也有某些特殊關係,因此存在形態學的基礎。
類買賣點
纏論的買賣點分爲三大類,即一類買賣點、二類買賣點、三類買賣點。纏中說禪認爲,除此之外,再沒有其他值得關注的買賣點;所有不在這三類買賣點進行買賣的行爲,都是不明智的(走勢中樞振盪的短差操作不在此列)。
類買賣點
根據“走勢終完美”的觀點,任何一種走勢類型完成後,必然要轉化成其他走勢類型。那麼一個下跌走勢類型完成後,必然要轉化成上漲或盤整的走勢類型。如果能抓住下跌轉折時的關鍵節點,就能找到一個最有利的買入位置,這個買入位置就是一類買點。
一個上漲走勢類型完成後,必然要轉化成下跌或盤整的走勢類型。如果能抓住上漲轉折時的關鍵節點,就能找到一個最有利的賣出位置,這個賣出位置就是一類賣點。
用什麼手段來抓住下跌或上漲中這樣一個轉折的關鍵節點呢?纏論的方法是引入動力學中的背馳概念,利用走勢中的背馳來確立一類買賣點。
第一類買點的定義:某級別下跌趨勢中,一個次級別走勢類型向下跌破最後一個走勢中樞後形成的背馳點。
第一類賣點的定義:某級別上漲趨勢中,一個次級別走勢類型向上升破最後一個走勢中樞後形成的背馳點。
要全面理解三大買賣點,建議先參閱本書纏論動力學中的背馳部分。先理解了背馳,才能更好地理解此處所講的各類買賣點。
根據纏論的定義,任何的下跌轉折都是由某級別的第一類買點構成。任何的上漲轉折都是由某級別的第一類賣點構成。而第一類買賣點就是走勢中的背馳點。
第一類買點都出現在下跌趨勢最後一個走勢中樞的下面,由底背馳構成。第一類賣點都出現在上漲趨勢最後一個走勢中樞的上面,由頂背馳構成。
如圖1-119所示,下跌趨勢中的背馳點,即纏論中的第一類買點。
如圖1-120所示,上漲趨勢中的背馳點,即纏論中的第一類賣點。
第一類買賣點都是由背馳構成的。第一類買賣點是纏論買賣點的基礎,其他兩類買賣點都是由第一類買賣點派生出來的。因此纏論中的所有買賣點都跟背馳密切相關。
沒有趨勢,沒有背馳。所有背馳都與趨勢有關,因此產生第一類買賣點,必然都在一個大趨勢中,而趨勢要求有兩個以上同向的走勢中樞,因此所有的第一類買點,都應當至少是出現在第二個中樞之下,所有的第一類賣點,都應當至少是出現在第二個中樞之上。
如圖1-121所示,下跌趨勢中底背馳產生第一類買點;上漲趨勢中頂背馳產生第一類賣點。第一類買賣點都應當至少是出現在第二個中樞之上或之下。
第一類買點的特性:產生在下跌趨勢最後一箇中樞的下面,由背馳構成。
第一類賣點的特性:產生在上漲趨勢最後一箇中樞的上面,由背馳構成。
圖1-122爲一類買點圖示。
圖1-123爲一類賣點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