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總有其複雜的地方,使得市場的走勢呈現一種多義性,就好像文章中文字的多義性一樣。所有走勢的多義性都與走勢中樞有關。
例如,5分鐘級別的走勢中樞不斷延伸,就會出現9段以上的1分鐘次級別走勢。而9段以上的1分鐘次級別走勢,每3段構成一個5分鐘的走勢中樞,這樣就可以解釋成這是一個30分鐘的走勢中樞,因爲站在30分鐘級別的走勢中樞角度講,3個5分鐘級別的走勢類型的重疊就形成了。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對走勢中樞延伸的數量進行限制,就可以消除多義性。一般來說,走勢中樞的延伸不能超過5段,一旦出現6段延伸,加上形成走勢中樞本身那3段,就構成更大級別的走勢中樞了。
這裏有一個特殊情況必須強調,就是一個價位形成的走勢中樞的延伸,無論延伸多少個,都不會形成大級別的走勢中樞。
另外一種多義性,是由於樣本的簡略造成的。不同級別的走勢圖,其實就是對真實走勢不同精度的一種樣本。例如,一個年線級別的走勢圖,當然沒有一個分鐘級別的走勢圖精確度高,因爲很多重要的細節都不可能在大級別的走勢圖裏看到。
所謂走勢的級別,從最嚴格意義上說,可以從每筆成交構成的最低級別圖形不斷按照走勢中樞延伸、擴張與新生的定義精確地確認出來。這是最精確的,但這樣做會相當累,也沒這個必要。
用1分鐘、5分鐘、30分鐘、日線、周線、月線、季線與年線等級別來安排,是一個簡略的方式,但是很實用。走勢圖的精確並沒有太大的實質意義,真實的走勢並不需要精確的觀察。
儘管沒有必要從最低級別的圖表精確地逐步分析,但如果你看的圖表的縮放功能比較好,當你把分筆圖或1分鐘圖不斷地縮小,這樣看到的走勢越來越多。這種從局部到全體的逐步呈現,會對走勢級別的不斷擴張有一個很直觀的感覺,這種感覺對你以後形成一種市場感覺是有幫助的。
在某個階段,你可能會形成這樣一種感覺:你如同站在重重疊疊的連綿走勢中,而走勢當下的趨向彷彿照亮着層層疊疊的走勢。這時候你往往可以忘記走勢中樞之類的概念,所有的走勢中樞按照各自的級別,彷彿都變成大小不同的迷宮關口,真正的路只有一條,而你的心直觀當下地感應着。
說實在的,當投資者有了這種市場感覺,纔算入市場之門。這時候就如同閱讀一篇散文,如果您還從語法結構等去分析文章,就如同還用走勢中樞等去分析走勢一樣,味同嚼蠟。真正有感覺的讀者,是不會計較於各種字句的糾纏的,整體的狀況就當下直觀地呈現了。市場上的直觀,其實也是一樣的。只要那最細微的變化一出來,就當下地領悟了,這纔是合格的。
一名優秀的讀者,多義性是不存在的。而當這種最敏銳的直覺還沒出現時,對走勢多義性的分析依然重要。如果玩不了超邏輯遊戲,那麼就只能繼續在邏輯的圈子裏晃悠。
除了上面兩種多義性,還有一種有實質意義的多義性,也就是走勢分析中的多種合理釋義。這些釋義都符合理論內在的邏輯,因此這種多義可以通過多角度對走勢進行一個分析。
例如,對a+A+b+B+c,a完全可以有另一種釋義,就是可以把a看成是圍繞A這個走勢中樞的一個波動。雖然A其實是後出現的,但不影響這種看法的分析的意義。同樣,c也可以看成是針對B的一個波動,這樣整個走勢其實就簡化爲兩個走勢中樞與連接這兩個走勢中樞的一個走勢b。
如圖7-20所示。
圖7-20 走勢中樞的多義理解
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在a+A+b+B+c的走勢系列類型裏,a和c並不是必然存在的,而b完全可以是一個跳空缺口,這樣整個走勢就可以簡化爲兩個孤零零的走勢中樞。
把這種看法推廣到所有的走勢中,那麼任何走勢圖,其實就是一些級別大小不同的走勢中樞。把這些走勢中樞看成不同的星球,在當下位置上的星球對當下位置產生向上的力,當下位置下的星球對當下位置產生向下的力,所有的合力構成一個總的力量。
如圖7-21所示。
圖7-21 缺口連接的兩個走勢中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