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賣出的本意是利潤最大化
當你發現一隻上漲潛力非常大的股票時,你就立即採取換股的方式來賣掉手中不溫不火的股票,同樣是一種聰明的賣出;當你手中的股票己經被套牢了20%,你會立即意識到後面仍然有很大的下跌空間,最終選擇了割肉出局。這難道不也是一種聰明的賣出嗎?前者是爲了利潤最大化,後者是爲了損失最小化,其本質是相同的。
聰明賣出的本意是好漢不喫眼前虧
好漢不喫眼前虧同樣適用於股市,有許多投資者明明知道趨勢己經逆轉,還要與市場死扛,以致深套。事實上,許多投資者也知道股價面臨着巨大的風險,但是由於不忍心割肉,所以放棄了止贏止損。這同待在即將倒塌的房子中不肯出來一樣,忽視風險的結果就是被市場“消滅”。事實上,遇到重大利空、業績變臉、利好兌現、放量大陰線、平臺破位等都給投資者提供了N種“固定格式”的聰明賣出機會。但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許多投資者面對着重大利空時不是像鴕鳥一樣把頭埋起來躲避風險,就是不切實際地希望股價回升。因此,面對確定性的風險,就是要做到善躲,躲避風險,保存實力;善退,以退爲進,再尋機會。
聰明賣出的本意是賣掉盲區
某些時候,人們對股票市場會產生許多認識上的盲區,即看不懂,如趨勢的盲區、股價的盲區、技術的盲區、心理的盲區等。存在盲區在股票市場是正常的,這是由於人們認識上的侷限造成的。陽光私募趙丹陽的“赤子之心”在2007年以3500點就被其清盤了5只信託基金,理由是:“就我們的投資能力,已找不到既符合我們的投資標準又有足夠安全邊際的投資標的。”按照整數計算,趙丹陽在2007大牛市中幾乎踏空了3000點。顯然,清盤源於他看不懂市場的趨勢,但是經過2008年慘痛的大熊市後,趙丹陽同業績很差的衆多基金(2008年基金虧損達1.2萬億之巨)的持有者相比還是屬於勝利者。他也由遭受輿論的貶低及客戶的不滿轉而受到稱讚,原因是,先是由於趙丹陽賣掉盲區而成就了他的不聰明(這種行爲被稱爲投資保守),而後又迴避了2008年大熊市慘烈下跌而成就了他的聰明賣出。可見,看不懂3500點後的趨勢正是趙丹陽的盲區。據說巴菲特也曾經在20世紀60年代清盤過自己的私募基金,理由同樣是市場整體估值已經超出了他所能承受的極限。“超出承受的極限”實際上就是巴菲特的盲區。
由於投資是博大精深的學問,人的認識能力又具有很大的侷限性,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投資的真諦就是,買進自己“看得懂”的股票,賣出“看不懂”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