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賺錢方法:辨別價格走勢和支撐的缺陷
在相當長的時間裏,很少有人對各種股票價格走勢作全面的分析。在1930年,《福布斯》雜誌的財經編輯——裏查德·歇拜克曾經寫過一本書——《股市原理與實踐》在書中,他對很多種走勢,如三角形、圈狀、旗形等均作了分析。然而歐奈爾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實踐分析,認爲該書介紹的幾種價格走;勢實際上風險極大,穩定性不高。或許,在20年代股市瘋漲時期,出現這些走勢的股票後來的確有很大的漲幅。
歐奈爾的研究顯示:除了少數情況(如高揚的旗形走勢),一隻股票股價要有大幅度攀升,必須經過至少6-8周的時間來建立穩固的價格支撐區。三角形、圈狀和旗形支撐區由於形成時間比較短,並不能對以後股價的發展形成有力的支撐,成爲其“堅實後盾”。
1948年,約翰·邁克吉和羅伯特·愛德沃茲寫了一本書叫《股票走勢的技術分析》。這本書當時賣得很貴,它指出了裏查德所介紹的很多價格走勢的不完善之處。
1962年,威廉·吉勒寫了一本非常通俗易懂的書《如何利用股票走勢圖》。該書對很多技術走勢作了分析。
三底和頭肩底是一些技術分析書經常提到的走勢。然而歐奈爾通過自己的分析卻發現,這種走勢並不是股價走強的前兆,而是股價走弱的開始。頭肩底之後股價有時也會出現大幅度上升,然而其在前期並沒有經過一段上漲,而一隻股票要成爲市場上最強有力的領漲股,這一點必不可少。
在歐奈爾看來,頭肩底遠遠不像以前的技術權威們所說的是股價穩健上升的前兆。而頭肩頂則給出一個最可靠的信號:頭部已經確立。
圖14Alexander走勢構成典型的頭肩頂形態
三底走勢比雙底走勢的吸引力要差很多,這個“底”顯然也更不穩固。因爲,出現這種走勢後,股價若出現調整,很可能會再次跌至三底的最低點。而無論是雙底走勢,還是“杯子一杯柄”走勢的跌勢都不會那麼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