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賺錢方法:成長股與收益
成長股與收益
根據歐奈爾的經驗,在以往若於個市場週期中,年平均收益率在25%-30%左右的優秀的基金經理,要麼他們只選擇成長股投資,要麼其盈利的絕大部分是由成長股帶來的,而相同時期,信奉價值被低估原則的基金經理,最出色的成績是15%-20%的年收益率,很少有人超過20%。當然,出色的總是少部分,而大部分的成績還要差得多。至今爲止,不管採用哪種投資方法,在美國股市中,年平均收益率超過20%的個人投資者更是風毛麟角。
ValueLine的故事:
從30年代開始,一直到60年代,ValueLine服務公司將其所跟蹤的股票簡單地分爲兩類:價值被高估的和價值被低估的。在這段時間,這家公司的投資業績一直很一般。直到60年代,他們摒棄了這種做法,開始根據公司利潤增長速度和相對市場表現來選股。從此以後,他們的業績有了飛躍。
幾年前,供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選擇的基金經理還比較少。但是現在,職業化的投資基金經理的隊伍已經非常龐大,而且他們所採納的投資哲學和方法顯然要比以前的同行們來得科學和有成效。
一般來講,機構在買入股票之前,都要求其證券研究人員出具詳細的分析報告。因爲在這之前,機構通常已經持有部分股票,而其必然要求研究人員關注這些公司和股票的市場表現。對於研究人員來講,他們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來熟悉一家新公司,此後才能出具比較詳細、完整的分析報告。
歐奈爾指出,所謂的股市黑馬,往往是那些股市的新生力量,而不是那些老掉牙的公司。投資者對那些年輕的小公司的認識應該重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