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存在不同的主力、不同的股票品種、不同的手法,挖掘估值黃金坑的方式不同,且主力也不可能採取一種模式進行操作,所以需要對於估值黃金坑進行多角度的分析,下面我們就從五個方面進行分析。
黃金坑的浪形結構
爲了便於定量分析,筆者把股價處於上升趨勢中的黃金坑進行量化處理,得出估值黃金坑呈現大三浪及五浪調整的特徵及規律性的結論,即呈現ABC三浪或者abcde五浪調整形態。
MACD呈現底背離結構
底背離是發現股價是否見底的重要標誌,尤其是形成大三浪或者五浪調整結構的底背離更加具有真實性。所以,某種條件下,“大三浪或者五浪+底背離”是研判股價見底的一個重要參考模式。
分析:股價在完成五浪調整結構時,MACD形成大型底背離結構。MACD透露出拒絕調整的先知先覺信號(見圖)。
MACD形成大型底背離結構
估值
估值代表的是“安全性+可操作性”。估值是潛伏估值黃金坑最核心的因素,我們避開題材類個股就是爲了尋找確定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如000858五糧液在2010年7月期間股價最低價區域的估值僅17倍市盈率左右,如果考慮其屬於高成長性品種,其動態市盈率同樣是非常低的;而000528柳工在2010年7月期間最低價區域估值僅僅7倍左右,經過大幅調整後的股價具有很強的投資價值。所以潛伏估值黃金坑某種意義上就是買進雙保險:“空間上的安全邊際+估值的安全邊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某種題材股同樣有黃金坑,而且受到主力的炒作同樣可以獲得很好的漲幅,但是題材股最大的缺陷就是看不到、摸不着,你不知道股價到底值多少錢,主力在暗處,投資者在明處,具有很大的操縱性。所以低估值品種的“安全性+可操作性”是其最大的優勢,是研判、分析、操作的重點。
抗跌性
抗跌性是低估值品種在中級調整中的顯著特徵。“上漲看題材,下跌看估值”具有一定的道理。多頭市場題材股上漲速度相對比較快,具有很強的脈衝性,但是空頭市場題材股跌幅則比較大;低估值品種在多頭市場上漲速度則相對比較平穩,持續性較好,在空頭市場則跌幅相對較小。通常情況之下,低估值品種在大幅調整中抗跌性大都強於大盤,強於題材類股票。
其抗跌的原因有二:一是低估值品種意味着具有很強的安全邊際,籌碼鎖定性好,投資者惜售心理較強;二是低估值品種常常是大資金建倉的對象,往往成爲基金重倉股、社保重倉股、QFII重倉股,大資金集中式持籌使得籌碼的穩定性相對突出。此外,從低估值品種的換手率觀察,無論上漲還是下跌,換手率相對都是比較低的,不像某種題材股動則20%. 30%甚至更高的換手率,換手率低與籌碼的鎖定性是相對應的。如五糧液、柳工、江鈴汽車等諸如此類的低估值品種在2010年的3181--2319點調整中基本跌幅都是20%-30%,相比被大幅腰斬的題材股、績差股、問題股,具有很強的抗跌性及估值優勢。
當然,這僅僅是上升趨勢中低估值品種的特徵,在大熊市中低估值品種同樣會慘遭殺戮,跌幅巨大,比如000528柳工在2008年大熊市中,股價最低跌到7.66元,同最高點相比跌幅達到83%之巨,而五糧液等大多數低估值品種也同樣如此。雖然如此,這畢竟屬於極端的市場環境。所以上升趨勢中低估值品種抗跌性的考量及研判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同大盤進行比較;二是同整體板塊及個股跌幅進行比較;三是同本板塊中個股進行比較;此外還可以進行縱向的歷史估值及價格的比較。這樣對於股價抗跌性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總之,抗跌性是一個重要的研判指標。
K線組合及底部標誌性陽線
人與人之間溝通及交流需要語言,人與股市交流同樣依靠語言,這個語言就是K線及K線組合。K線表達的內容非常豐富,必須通過正確的解讀才能獲得其中所隱含的多空信號。估值黃金坑在調整結束時,往往會出現一些重要的見底K線組合及標誌性放量陽線,通過這些標誌信號能夠幫助投資者識別股價調整是否結束,底部是否形成,比如長下影線、早晨之星、放量中陽線、周線陽包陰、突破布林線中軌等。
綜上所述,多角度分析、識別估值黃金坑可以提高識別的有效性及準確性,防止顧此失彼,誤入主力製造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