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用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時的注意事項

  |  

1.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對企業的財務風險程度描述並不是完全同步的關係。也就是說,流動比率所描述的風險程度可能與速動比率或現金比率反映的風險程度不一樣。比如對流動資產量的統計誤差,折舊與應收賬款的計提方法,存貨價值的確認等因素,都可以造成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的計算誤差。另外,有些企業的資產注入和擔保貸款等,都會對這些比率產生巨大的影響。

分析企業的流動性和財務風險時,需要結合企業的行業特性、規模、行業地位以及資產結構等內容,纔可以得出更可靠的結論,切不能將這些指標孤立使用,更不能認爲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以及前面介紹的資產負債率,對企業風險的反映是同步一致的。

2,在分析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時,要結合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結構內容進行分析。

流動資產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存貨、預付費用等。流動負債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應付股利、應交稅金、其他暫收應付款項、預提費用和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等。流動比率或速動比率爲什麼高或爲什麼低?在比率的相關成分中,是流動負債項發生變化大還是流動資產項發生的變化大?其中哪些因素是導致這些比率變化的主要因素?這些問題都需要找出答案,這樣纔可以知道問題所在,纔可以準確評估該項指標的變化對企業財務或經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比如前面計算出的道博股份(600136)三個比率數據,流動比率(1.5)、速動比率(1.49)和現金比率(62.25%),可以發現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基本相當,現金比率遠遠超過正常的安全比率(20%),企業的現金存量非常高,說明企業幾乎沒有什麼庫存商品等其他流動資產,這是否說明企業的銷售非常好呢?爲了尋找其中的原因,就需要進一步分析該公司的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從中找出企業的現金流量來源、支出目的和方式。

3.分析時要注意瞭解行業特性和公司規模,並在同行業內進行比較,切忌與行業性質差別較大的公司進行對比。大多數財務指標對不同的產業有着不同的評價標準,只有將分析對象與同行業競爭對手進行比較纔有意義。一般而言,商品流動性較強的行業(如商業百貨)比流動性較差的行業(如生產型行業)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相對較低;具有行業壟斷地位的企業相比規模較小、缺乏競爭力的企業,其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要低。

4.注意對企業的這三項比率進行歷史數據對比分析。這種縱向的按時間順序對比分析的方法,與前面的結構關係分析,以及行業間橫向對比分析方法一樣,都是財務分析中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按時間順序對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分析,可以瞭解這三項比率的變化規律和趨勢

比如,當企業的流動比率達到較高或較低水平,此時就意味着企業可能面臨着某種經營方式或資金面上的改變,企業可能要解決當前流動資金緊張或閒置帶來的問題。投資者也可以在此時多留意公司的舉動,是否有什麼實質性的舉措,是否會影響股價的大幅變化,從而規避風險,或者尋找新的投資機會。

5.注意企業經營和財務的重大變化。當企業進行經營策略或經營方向調整等重大決策時,企業會對現有資產進行調整,財務指標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比如,公司如果進行戰略轉型,那麼公司就會將原有的資產貨幣化,這就會相應地減少固定資產和原有商品的庫存,原有的負債也會出現下降。此時,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或現金比率會出現大幅增長,三者間的差距也可能拉近。如果出現這種跡象,投資者就可以利用這種變化,驗證其他渠道所得信息的可靠性,以用於股票投資決策。如前面提到過道博股份(600136)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幾乎相當,現金流量達到62.25%,這說明該企業正在積累資金,這是否預示着該公司有某種經營策略的變化呢?

6.要考慮整個宏觀經濟的發展階段。企業是宏觀經濟組成的一分子,總會受到宏觀經濟的影響。無論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分析還是技術面分析,都需要將公司的財務狀況和股價表現與宏觀經濟或股市的大盤走勢結合起來。宏觀經濟向好,股市移體系統性風險降低,企業的流動性風險也會適當放寬。宏觀經濟惡化,銀根收緊,企業的財務風險也會隨整體經濟下滑而加大,對流動性風險的評估也就要相應地收緊。

7.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並非是越高越好。前面講過,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越高,企業的財務風險越低,但是這些比率並非越高越好。這個比例如果超過合理的水準,則說明企業的資產沒有發揮效率。比如,流動比率太高,說明流動資產相對於流動負債太多,可能是存貨積壓,也可能是持有現金太多,或者兩者兼而有之;速動比率或現金比率過高,說明公司持有現金或現金等價物太多;企業的存貨積壓,說明企業經營不善;現金持有太多,說明企業不善理財,資金利用效率低下。

8.注意結合其他指標分析。由於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有自身的缺陷,必須結合其他關鍵指標一起分析,才能作出更準確的判斷。

首先,會計時間點帶來的誤差。流動比率等數據都是基於企業的財務報表,也就是某一時間點所產生的數據,這就會帶來兩種不確定性,一是這些數據是否反映了企業的真實情況(是否被美化);二是該比率無法對企業未來的流動性作出較客觀的評估。

其次,流動資產中的一些項目在會計上的處理方法會帶來數據的可靠性問題。比如,折舊政策不同帶來的問題。有的公司較保守,折舊比率較高,折舊時間較短,而有的公司折舊比率較低,折舊時間較長,這樣在會計報表中反映出來的資產數據就會不一樣。再如壞賬準備的時間界限、存貨的價值評估標準不同帶來的問題。保守的公司會計採用較短時間(比如3年)和較高比例的壞賬準備,而有的公司則延長壞賬準備時間(比如5年或更長時間)和較低比例的壞賬準備,都可以導致流動資產、速動資產和現金流量的變化。

因此,投資者不能只看比率數據本身,還要看其他指標。在分析這三項比率時,需要結合其他關鍵財務指標,儘量減少評估的偏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頭肩底(頂)反轉突破形態

反轉形態是指股價改變原有的運行趨勢所形成的運動軌跡。它存在的前提是市場原先確有趨勢齣現,而在反轉形態之後,趨勢改變瞭原有的方嚮。反轉形態具有如下幾個明顯的特點:第一,規模越大,新趨勢的市場動作也將越大。反轉形態的規模,包括空間和時間跨度,決定瞭隨之而來的市場動作規模,也即形態的規模越大,新趨勢的市場動作也將越大。

什麼是市銷率

市銷率(股價營收比)是股票的總市值與營業收入的比值,也可以用每股股價除以每股營業收入求得。其中的營業收入也稱銷售額,因此股價營收比被稱爲市銷率。該項比率說明每1元的營業收入對股價的貢獻程度,或者說投資者投資多少錢可以創造1元錢的營業收入。

均線系統實戰股譜解密

如圖1 -9所示,2008年,當5周均線和13周均線向下發散形成空頭排列時,大盤明顯走進了可怕的下降通道,在此通道內持股風險巨大;;2009年,當5周均線和13周均線向上發散形成多頭排列時,大盤明顯走入了可喜的上升通道,在此通道內持股賺錢是必然的事情。

滬深股市簡介

炒股入門:滬深股市簡介初入股市的人往往會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看到股市裏1000多隻股票有時漲,有時跌,令人眼花繚亂。那麼我們買股票應該從何處下手呢?是不是要把這1000多隻股票都搞清楚這一行呢?如果你要把炒股票當成職業來做的話,儘可能地熟悉每一隻股票當然有好處,這對抓住機會是很重要的。

如何避免避免簡單外推的錯誤?

有些時候,爲方便起見,分析人員會簡化現金流分析的方法,即直接預測現金流的組成部分,如NOPLAT、淨利潤、營運資本變化、淨資本支出、付息債務變化等。這樣做可以簡化價值評估的工作量,使分析人員在短時間內對目標公司的價值作出判斷。但是在使用這種方法時必須謹慎避免簡單外推的錯誤。

長線經典股譜解密

長線操作和短線操作一樣,同樣有投資者必須遵守的原則。瞭解並且遵守這些既定的原則,是每一位長線投資者控制風險、贏取利潤的前提與保障。一個投資者如果沒有自己的投資原則,這個人肯定不會賺到錢。至少不會賺到大錢。這句話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掌握成長股的選擇技巧

掌握成長股的選擇技巧投資者在選擇成長股時要考慮下面幾個因素。第一,企業要有成長動因。這種動因包括企業領導人、內部管理、技術以及產品等重大生產要素的更新和企業某種特有的重大優勢等。第二,企業規模比較小。小規模企業對企業成長動因的反映比較強烈,市場、產量、資本等要素的上升空間大,所以成長條件比較優越.第三,行業具有成長性。

KDJ指標的背離: KDJ指標的底背離

底背離與頂背離相反,當KDJ指標與價格走勢形成底背離的時候,通常都是一個市場見底的信號。如果此時行情出現其他上漲信號,比如價格上穿10MA平均線,KDJ指標步入絕對多頭市場,往往意味着行情走勢面臨反轉。圖4-14爲萬東醫療日線走勢圖。如圖所示,行情在下跌的過程中與處於20以下低位的KDJ指標形成了底背離的現象。

如何確定股價變化的趨勢線

趨勢線包括下跌趨勢線和上升趨勢線兩種。在確定股價變化的趨勢線時,如果股價暫時跌破原有的趨勢線,就必須將早期的底(或頂)和新近的底(或頂)連在一起,作成新的趨勢線。由於投資者要依靠趨勢線進行投資,因此趨勢線的準確與否關係到投資人在股市上的賺與賠。投資者要用如下三項標準爲判斷趨勢線的可靠性。

DIFF綫與DEA綫市場含義

一、MACD指標展示 MACD指標示意圖上圖是標示瞭股票行情軟件中的MACD指標示意圖,圖中,相對較細、波動較迅急的的麯綫是DIFF綫,波動相對平緩、較粗的麯綫則為DEA綫。DIFF綫市場含義及實例依據DIFF綫的計算公式(DIFF=EMAI﹣EMA2),我們知道,DIFF值是快速均綫與慢速均綫的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