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購買權與期權:概述
股票購買權和期權合約具有相似的特徵,但這兩種金融產品之間存在明顯差異。股份購買權的持有人可能會或可能不會以預定價格購買商定數量的股票,但前提是他們是現有股東。
另一方面,期權是以預先設定的價格(稱爲行使價)買賣股票的權利。除非另有說明,否則買方沒有義務這樣做,但買方將喪失購買期權時產生的費用或溢價。期權購買者不一定是現有股東。
實際上,局外人通過期權購買股票的權利;對於股票購買權,該權利已經是現有股東所固有的。在任何一種情況下,都有一個商定的時間框架來完成交易。
股票購買權和期權之間的區別在金融市場之外也同樣適用,包括大宗商品,如不動產、遊艇和飛機。
重點
- 購買權是向現有股東提供按已擁有股份數量比例購買額外股份的提議。
- 購買權可能允許股東以低於市場的價格購買。
- 期權合約在交易所交易,賦予持有人購買或出售證券的權利,但沒有義務。
- 期權合約通常可供所有投資者使用,除非它們是員工股票期權,作爲激勵給予員工。
購買權
購買權是向現有股東提供按已擁有股份數量比例購買額外股份的提議。有時,購買權可能低於股票的市場價格。擁有購買權的投資者如果不想增加對公司的投資,可以讓購買權到期或將其交易給其他股東。
儘管看起來很划算,但購買權也可能導致公司股價下跌,因爲配股會稀釋流通股。此外,行使購買權會降低公司的每股收益 ( EPS )。每股收益是公司的利潤除以流通股。
例如,如果一家公司發佈了每股 1 美元的收益,其中有 10 股流通在外,併發行了另外 10 股,則每股收益下降到每股 50 美分。由於每股收益較低,投資者可能會出售該股票。
如果公司有大量債務並需要籌集額外資金,他們可能會發行股票購買權。公司可能會使用配股的資金來償還債務。
初創公司也發行購買權,因爲當公司尚未盈利時,通常很難從銀行獲得融資。例如,一家公司宣佈開發一種預計將席捲全球的消費產品,例如不超過一副太陽鏡的虛擬現實耳機。初步估計該產品將取得巨大成功,預計股價將起飛。公司管理層可能會向現有股東提供購買權,如果產品成功,股票價格上漲,那些行使額外股份權利的人將受益。相反,如果產品發佈失敗,投資者可以從投資中承擔損失。
獲得購買權的投資者必須權衡利弊,並決定公司是否正確使用這筆錢,是否值得額外投資。
選項
期權合約在交易所交易,賦予持有人購買或出售證券的權利,但沒有義務。期權合約通常可供所有投資者使用。但是,公司可能會在內部發行員工股票期權(ESO) 作爲激勵措施,並允許員工參與公司的所有權。 ESO 使員工和公司股東的目標保持一致,因爲包括員工在內的股東希望看到公司的股價上漲。
對於員工股票期權,一個人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行使購買股票的權利。歸屬期鼓勵員工留在公司,通常爲一到三年。
有了員工股票期權,員工不必爲期權支付費用,也沒有現金支出。另一方面,期權合約涉及費用或溢價,如果行使,將涉及相關股票的兌換現金。
購買權類似於傳統的期權合約,如果行使,投資者必須用現金換取股票。但是,由於公司贈送股票,因此員工股票期權沒有現金支出。
儘管有現金支出,但購買權利的主要好處之一是權利通常以低於市場價值的價格提供,從而使投資者有可能獲得利潤作爲忠誠股東的獎勵。當然,投資者無論是使用期權合約還是購買權投資一家公司,都存在虧損的風險,投資者必須謹慎權衡風險和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