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買賣差價?
買賣差價是市場上資產的要價超過買入價的金額。買賣差價本質上是買方願意為資產支付的最高價格與賣方願意接受的最低價格之間的差額。
希望出售的個人將獲得買入價,而希望購買的個人將支付要價。
重點摘要
- 買賣差價是買方願意為資產支付的最高價格與賣方願意接受的最低價格之間的差額。
- 點差是交易成本。價格接受者以要價買入並以買入價賣出,而做市商則以買入價買入並以賣出價賣出。
- 出價代表需求,而要價代表資產的供應。
- 買賣差價實際上是衡量市場流動性的指標。
了解買賣價差
證券價格是市場在任何給定時間點對其價值的看法,並且是獨一無二的。要理解為什麼會有“出價”和“要價”,必須考慮到任何市場交易中的兩個主要參與者,即 價格接受者 (交易者)和做市商(交易對手)。
做市商(其中許多可能受僱於券商)提出以給定價格(要價)出售證券,並以給定價格(買入價)出價購買證券。當投資者開始交易時,他們將接受這兩個價格之一,具體取決於他們是希望購買證券(要價)還是出售證券(買入價)。
這兩者之間的差額,即點差,是交易的主要交易成本(外部佣金),它是由做市商通過處理訂單的自然流以買入價和賣出價收取的。這就是金融經紀公司在聲明他們的收入來自“跨越價差”的交易者時的意思。
買賣差價可以被認為是衡量特定資產的供需情況。可以說買價代表對資產的需求,賣價代表供應,因此當這兩個價格分開時,價格行為反映了供需的變化。
“買入價”和“賣出價”的深度會對買賣價差產生重大影響。如果更少的參與者下限價單購買證券(從而產生更少的買價),或者如果更少的賣家下限價單賣出,則價差可能會顯著擴大。因此,在下達限價買單時牢記買賣價差以確保其成功執行至關重要。
認識到市場迫在眉睫的風險的做市商和專業交易員也可能會擴大他們在特定時刻願意提供的最佳買入價和最佳賣出價之間的差異。如果所有做市商都在給定證券上這樣做,那麼報價買賣價差將反映比通常更大的規模。一些高頻交易者和做市商試圖通過利用買賣價差的變化來賺錢。
買賣價差與流動性的關係
從一種資產到另一種資產的買賣差價的大小不同,主要是因為每種資產的流動性不同。買賣差價實際上是衡量市場流動性的指標。某些市場比其他市場更具流動性,這應反映在其較低的點差上。本質上,交易發起者(價格接受者)需要流動性,而交易對手(做市商)則提供流動性。
例如,貨幣被認為是世界上流動性最強的資產,貨幣市場的買賣差價是最小的之一(百分之一);換句話說,價差可以用幾美分來衡量。另一方面,流動性較低的資產(例如小盤股)的價差可能相當於資產最低要價的 1% 至 2%。
買賣價差也可以反映做市商在提供交易時的感知風險。例如,期權或期貨合約的買賣價差可能比外匯或股票交易占其價格的比例大得多。價差的寬度可能不僅取決於流動性,還取決於價格變化的速度。
買賣差價示例
如果某隻股票的買入價為 19 美元,而同一隻股票的賣出價為 20 美元,則該股票的買賣差價為 1 美元。買賣差價也可以用百分比表示;它通常以最低售價或要價的百分比計算。
對於上面示例中的股票,以百分比表示的買賣差價將計算為 1 美元除以 20 美元(買賣差價除以最低要價),得出 5% 的買賣差價(1 美元 / 20 美元 x 100)。如果潛在買家提出以更高的價格購買股票,或者潛在的賣家提出以較低的價格出售股票,這種價差就會關閉。
買賣價差的要素
交易者使用買賣差價作為市場流動性的指標。該證券的供需之間的高度摩擦將產生更廣泛的傳播。
大多數交易者更喜歡使用限價單而不是市價單;這允許他們選擇自己的切入點,而不是接受當前的市場價格。買賣差價涉及成本,因為同時進行了兩筆交易。
買賣差價如何運作?
在金融市場中,買賣差價是證券或其他資產的要價與發行價之間的差額。買賣差價是買方將提供的最高價格(買入價)與賣方將接受的最低價(賣出價)之間的差額。通常,買賣差價窄的資產需求量很大。相比之下,買賣價差較大的資產可能需求量較低,因此會影響其價格的更大差異。
是什麼導致買賣差價高?
買賣價差,也稱為“價差”,可能由於多種因素而很高。首先,流動性發揮著主要作用。當給定市場中的證券有大量流動性時,價差會更小。交易量大的股票,如穀歌、蘋果和微軟,買賣價差較小。
相反,在某一天,買賣價差可能會高到未知或不受歡迎的證券。這些可能包括交易量較低的小盤股,以及投資者需求水平較低的股票。
什麼是股票買賣差價的例子?
考慮以下示例,交易者希望以 50 美元的價格購買 100 股 Apple 股票。交易員看到市場上有 100 股以 50.05 美元的價格出售。在這裡,點差將是 50.00 美元 - 50.05 美元,或 0.05 美元。雖然這種點差可能看起來很小或微不足道,但在大宗交易中,它可以產生有意義的差異,這就是為什麼窄點差通常更理想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買賣差價的總價值將等於 100 股 x 0.05 美元,即 5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