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質預期定義

  |  

什麼是“同質預期”?

“同質預期”是指哈里·馬科維茨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MPT)所表達的假設,即所有投資者在特定情況下都有相同的預期並做出相同的選擇。

重點

  • 在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框架中,同質預期假設所有投資者在特定情況下都有相同的預期並做出相同的選擇。
  • 它假定投資者是理性的行爲者,除了眼前事實之外,不會受到任何事物的影響。
  • 批評者對這一前提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爲人們和投資者並不總是理性的,他們不同的看法和目標會影響他們的思維過程。

理解同質預期

MPT 是 Harry Markowitz 在 1952 年的論文《投資組合選擇》中提出的,是一項獲得諾貝爾獎的理論。它是一種旨在最大化收益同時承擔儘可能低的風險的投資模式 — MPT 假設所有投資者都是風險規避型的,風險是更高回報的固有組成部分。

馬科維茨認爲解決方案是構建多種資產的投資組合。 當被視爲高風險的資產(例如小型股)與其他資產放在一起時,它們的風險狀況會發生變化,從而達到平衡,因爲每種資產類別市場週期中的表現都不同。

根據該理論,構建投資組合涉及四個步驟:

  1. 證券估值:根據預期收益和風險描述各種資產
  2. 資產配置:在投資組合中分配各種資產類別
  3. 投資組合優化:協調投資組合的風險和回報
  4. 績效衡量:將每項資產的績效分爲與市場相關和與行業相關的分類。

同質預期是 MPT 的核心原則。它基本上假設所有投資者對於用於開發有效投資組合的投入(包括資產收益、方差協方差)具有相同的預期。

同質預期是指,如果投資者面臨多個風險相同、收益不同的投資計劃,投資者會選擇收益最高的計劃;如果投資者面臨多個風險不同、收益相同的投資計劃,投資者會選擇風險最低的計劃。

正如您在這裏看到的,同質預期假設基於投資者是理性行爲者的理論。他們的想法都一樣,不受任何事物的影響,只受眼前事實的影響。這也是許多古典經濟理論的基本假設

同質預期的優勢

馬科維茨的MPT和同質預期理論徹底改變了投資策略,強調了投資組合、風險以及證券和多樣化之間的關係的重要性。

許多投資者避免嘗試把握市場時機,而是選擇購買證券並長期持有,即所謂的買入並持有策略。馬科維茨倡導的平衡資產配置方法幫助他們建立了穩健的投資組合。

對同質預期的批評

MPT 也招致了不少反對。做出假設總是危險的,而同質化的預期會製造出很多這樣的假設。

該理論認爲市場總是有效的,投資者的想法也都一樣。行爲金融學的研究對這一前提提出了質疑,認爲人們和投資者並不總是理性的,他們有不同的看法和目標,這些都會影響他們的思維過程。

MPT 將投資者歸爲同一類,表明他們都希望在不承擔不必要風險的情況下實現收益最大化,瞭解預期收益,在做決定時不考慮佣金,並且能夠獲得相同的信息。歷史表明情況並非總是如此,這讓人質疑 MPT 及其核心原則的有效性:同質預期的概念。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產權如何影響外部性和市場失靈?

在經濟學中,外部性在某種意義上是商業交易中對外部方造成的副作用。外部性可能對該方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產權往往是外部性的核心。只要對各方都有可衡量的經濟影響,保護私有財產權的法律制度往往是最有效地向各方正確分配成本和利益的。如果這些權利不明確,可能會發生市場失靈。

什麼是國際收支?

國際收支平衡表(BOP)是各國用來監控特定時期所有國際貨幣交易的方法。國際收支平衡表通常每季度和每個日曆年計算一次。私營和公共部門進行的所有交易均計入國際收支平衡表,以確定進出一個國家的資金數額。如果一個國家收到了錢,則稱爲貸方,如果一個國家支付或給予了錢,則該交易被視爲借方。

次貸危機的燃料

數十家抵押貸款機構在幾周內宣佈破產。市場充滿了對全球信貸緊縮的擔憂,這影響了所有類別的借款人。各國央行利用緊急條款向陷入恐慌的金融市場注入流動性。房地產市場在經歷了多年的歷史高點後暴跌。 2006 年下半年和 2007 年止贖率同比翻了一番。

如何量化投資風險

雖然多元化和資產配置可以提高收益,但系統性和非系統性風險是投資的固有風險。然而,除了有效前沿之外,統計指標和方法(包括風險價值 (VaR)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 CAPM ))也是衡量風險的有效方法。瞭解這些工具可以幫助投資者區分高風險投資和穩定投資。現代投資組合和有效前沿投資金融市場可能帶來巨大風險。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與行爲金融學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MPT)和行爲金融學代表了試圖解釋投資者行爲的不同思想流派。也許思考他們的論點和立場的最簡單方法是將現代投資組合理論視爲金融市場在理想世界中的運作方式,並將行爲金融學視爲金融市場在現實世界中的運作方式。對理論和現實都有深入的瞭解可以幫助您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

相關性在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中是如何運用的?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MPT) 認爲,投資者可以通過降低投資組合所選資產收益之間的相關性來實現分散化並降低損失風險。目標是在一定風險水平下優化預期收益。要點MPT 的追隨者尋求投資組合中各種資產價格變動的零或接近零的相關性。也就是說,他們尋求以截然不同的模式對宏觀經濟趨勢做出反應的資產。

相關詞條

什麼是收入效應?其含義及示例

什麼是收入效應?在微觀經濟學中,收入效應是由於消費者購買力或實際收入的增加或減少而引起的對商品或服務的需求的最終變化。隨着收入的增長,收入效應預測人們將開始需求更多(反之亦然)。所謂的正常商品都會表現出這種典型的模式。另一方面,隨着收入的增加,劣質商品的需求實際上可能會下降。

經濟不平等定義

什麼是經濟不平等?經濟不平等是指個人收入和財富之間的差距。這些差異可能很大。截至 2021 年,福布斯統計了全球創紀錄的 2,755 名億萬富翁,當時它最終確定了最新的排名。與此同時,世界銀行估計,到 2021 年,全球有超過 7.11 億人每天的生活費不足 1.90 美元。

財務定義

什麼是金融?金融是指與貨幣和投資的管理、創造和研究有關的事務。金融大致可分爲三類:還有許多其他具體類別,例如行爲金融學,它試圖找出金融決策背後的認知(例如情感、社會和心理)原因。摘要金融是一個廣泛描述貨幣、投資和其他金融工具的研究和體系的術語。金融大致可分爲三個不同的類別:公共金融、公司金融和個人金融。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MPT)

什麼是現代投資組合理論(MPT)?現代投資組合理論(MPT)是一種選擇投資的實用方法,以便在可接受的風險水平內最大化總體回報。美國經濟學家哈里·馬科維茨在1952年發表在《金融雜誌》上的論文《投資組合選擇》中首創了這一理論。他後來因其在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方面的工作而獲得了諾貝爾獎。 MPT理論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是多元化。

有效邊界定義

什麼是有效邊界?有效邊界是一組最優投資組合,這些投資組合在規定的風險水平下提供最高預期回報,或在給定的預期回報水平下提供最低風險。位於有效邊界以下的投資組合是次優的,因爲它們不能爲風險水平提供足夠的回報。聚集在有效邊界右側的投資組合是次優的,因爲它們對定義的回報率具有更高的風險水平。

哈里·馬科維茨是誰?

哈里·馬科維茨(Harry Markowitz,生於 1927 年)是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美國經濟學家,以發展現代投資組合理論(MPT) 而聞名,這是一種開創性的投資策略,基於他認識到個股的表現不如股票的表現和構成重要。投資者的整個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