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賺錢方法:歐奈爾訪談錄
歐奈爾爲了把自己的投資理念介紹給大衆,最近在《投資者商報》網站上開了一個訪談形式的講座。在此,我們節選部分內容以饗讀者。
問:對於新入市的投資者,他們在入市時間上應該有所選擇嗎?
歐奈爾:任何時間入市都是恰當的。因爲,對大多數人來說,學會正確理解股市並進行明智的投資需要經過若干年的時間。那麼,爲了儘早地達到這一目標,應該及早地加入這個市場親身實踐。
問:對於新手,他們在投資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歐奈爾:如果是剛剛入市的投資者,他應該避免那些投機性過強的領域,比如期權、期貨以及外國股票和低價股。
對於低價股,我反覆申明一點:便宜無好貨。我寧願買50股60美元/股的股票,也不願意買300股10美元/股的股票。職業的機構投資者也是如此,他們會悉數投資於類似60美元/股的股票,而不願碰那些低價股。而且,我強調一點:那些職業的投資者,也就是共同基金、退體基金和銀行,他們往往是支持股價上漲的中堅力量。
投資者應該明白一點:他應該把錢投在優質股票裏,而不是價廉的膠票。
問;投資者的起始資金多少比較恰當?
歐奈爾:在美國市場,對於新入市的投資者來講,我想起始資金在500-1000美元之間也差不多。然後,你可以逐步把節省下來的錢加進去。我認爲,對於他們來說,重要的不是拿多少錢來做股票,而是加入到這個市場中來,並且取得經驗。
親身在股市中取得經驗,完全不同於模報盎操作。因爲後者屬於“紙上談兵”性質,投資者根本無法經歷在作投資決策的時候那種希望、恐懼、興奮以及貪婪的感覺。只有當你的錢真正會因爲你的決定而增加或減少的時候,你纔會有這種感覺。
問:持有多少隻股票比較適宜?
歐奈爾:如果你的資僉在5000美元以下,我認爲最多持有兩隻股票:如果資金爲10000美元,那麼持有兩三隻股票比較適宜;如果爲25000美元,那三四隻比較適宜;如果資金爲50000美元,可增加到四五隻如果有100萬美元資金,可以增加到五六隻。但是,沒有必要同時持有20只、甚至25只股票。因爲作爲普通投資者,他沒有辦法同時跟蹤這麼多隻股票,還可能會使自己總體盈利水平下降。我還認爲要賺錢先要買同一板塊中相對出色的股票,其次要集中投資。我不相信買多個股票可以降低投資風險的說法。
問:傑西·利物姆有句名言:在這個市場只有兩種情緒:希望和恐懼。你怎麼理解這句話的?
歐奈爾:當股價下跌,投資者套牢虧錢的時候,他們希望股價能夠回升。但實際上他們應該真正恐懼的是他即將虧錢。這時,他們應該迅速作出反映,止損出局。當股價上漲,投資者小有盈利的時候,他們又擔心盈利會被抹平,所以投資者往往會迫不及待地落袋爲安。但實際上,股價上漲是強勢的表現。
問:這不是與人性相反了嗎?
歐奈爾:無論什麼時候,當你的錢實實在感受壓力的時候,你不由自主地會變得悄緒化。但是市場並不知道你是誰。也不在乎你的所想、所盼。個人在這個市場中已經被淹沒了,被淡化了。恐懼和希望自股市誕生之日起便存在,今後也必將存在。
問:那你自已如何來克服這種本性的、情緒化的反映?
歐奈爾:我的經驗是,克服這種可能讓我付出昂貴代價的唯一途徑是建立嚴格的買入和賣出原則。當然,這種買賣原則是建立在對市場長期的研究,從而摸索出市場運行規律的基礎上,沒有攙雜任何個人的觀點和情緒,對歷史瞭解越多,你對未來了解也會多一點。
問:爲什麼瞭解股市歷史對投資者實際操作有益?
歐奈爾:我們建立了一整套從1953年起的大盤以及各年漲幅居前的個股的走勢圖,而不是去聽什麼專家論點、內部消息,因爲這類信息絕大部分是靠不住的。因此,我們瞭解歷史上股市諸多大黑馬的走勢,這往往代表了好股票的走勢。因此,這對於我們用來尋找現今的股市黑馬是很有好處的。分析歷史,還能夠使我們把股市作爲一個整體來研究,而不是割斷地單純研究現在的情況。有時大盤在一天或者一週內的下跌會嚇壞很多投資者,但是如果他們研究股市歷史的話,就可以看出大盤總體向上的趨勢。而其中一個一個的週期,都爲投資者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問:這麼說來,瞭解股市歷史是問題的關鍵?
歐奈爾:瞭解股市歷史的確十分重要。但是,建立和遵循科學的投資原則更至關重要。很多投資者年復一年地投身於這個市場,然面他們一些鍇誤的投資習慣卻從來沒有改變。當然,習慣的改變需要很大的努力。
問:那麼,什麼是投資者錯誤的投資習慣老?
歐奈爾:首先,很多投資者傾向於買低價股。因爲價格低,所以買的數量能夠相對多一點,他們感覺好象也好一點。事實上,買股票絕對不像在打折的時候買一件衣服或者一輛車。在股市中,一分價錢一分貨,付出多少,得到多少。在過去45年的實踐中,根據我的研究,表現最佳的股票在它們股價翻一番、翻兩番甚至更多之前,平均股價是28美元。這就是事實。
在買股票前,投資者總要對該股票進行一番分析。這種分析包括兩個方面;基本面和技術面。但是,在這兩方面中,究竟是哪方面更爲重要――市場人士常常爲此爭論不休。
問:在選股的時候,你從基本面分析着手還是從技術面分析着手?
歐奈爾:我認爲這不是一個“是……不是”的問題,與其把自已侷限在某一方面考慮問題,還不如綜合這兩方面的因素:公司的基本面情況和該股票在市場中的實際表現。
瞭解公司基本面情況是購買這家公司股票之前必須做的一件事。因爲公司的情況決定了股票的質地。這也就是區分“茛”、“莠”的關鍵。
問:那在分析公司基本情況時,什麼是最重要的?
歐奈爾:我們認爲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影響股價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說我們應該買那種盈利能力在不斷上升的公司。
根據對多年來漲幅居前的個股的研究,我們發現其中3/4的個股在股價大幅度飆升的前三年時間,其每股收益以至少30%的速度遞增。這是我遵循的一條選股原則,極少例外。
問:但對於那些沒有三年盈利紀錄的公司,你怎麼辦?
歐奈爾:對於剛剛進行首次公開發行的公司,和上市不久的公司,他們或許沒有連續三年盈利紀錄。在這種情況下,我就會考察公司最近6個月來的盈利狀況,並與上年同期進行比較。如果該公司的盈利有顯著的增長,如50%一100%,我也會列入選股範圍。
問:其他基本面因素重要嗎?
歐奈爾:我喜歡選擇那些行業中銷售和盈利、淨資產收益率增長最快的公司。如果該公司還有新產品或新服務推出,那就更好。投資者應該知道自己所投資的公司是幹什麼的,生產什麼或者提供什麼服務。當然,如果該股票有一些比較強有力的機構支持者那就更好。業績良好的機構投資者在買入股票之前,都會做詳盡的基本面分析。
問:分析技術面的因素與分析基本面的因素有哪些不同?
歐奈爾:分析技術面,就是研究股票在市場中的走勢,通常利用圖線來做這方面的研究分析。一般來講,股價走勢和成交量變化是最重要的指標,因爲這兩個因素體現了該股票的市場供求關係。通過研究圖線,你可以看出該股票目前的走勢是否出現異常,從而選擇恰當的買賣點。
問:爲什麼要同時分析基本面和技術面的因素?
歐奈爾:因爲量價走勢圖上的異常變化常常能夠提醒人們,該公司的基本面情況有可能起了變化。每天成交量能夠說明該股票在市場上的供求關係。成交量急劇放大或者萎縮,常常是股價走高或者下跌的前兆。因爲,成交量的變化往往是由大機構吸納或者出貨的行爲造成的。大多數職業分析師在分析個股的時候都會把基本面情況和表現技術面的量價走勢圖結合起來。
問:在設計自己的投資組合時,該如何來降低風險?
歐奈爾:大多數投資顧問會告訴你: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分散投資,降低風險。也就是讓你把資產按照不同的百分比進行投資。但是,我建議投資者摒棄這種所謂的“投資經典"。儘管在股市中,遵循大多數人的做法會讓你覺得心安,但這並不會給你帶來回報。
問:在這個市場中,有些人收穫豐厚,有些人不過而而,有些則不盈反虧,那麼造成投資者收益千差萬別的根本原因您認爲是什麼?
歐奈爾:我們投身這個市場,不是來證明自己的正確性,而是在自己判斷正確的時候賺錢;在失誤的時候,及時糾正這個錯誤。爲了賺大錢,你必須買入那些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的公司的股累,那些真正的龍頭股。
問:那你怎麼找到那些能賺大錢的股票?
歐奈爾:我們發現,歷史上的大黑馬,他們最重要相同的一點是:銷售額和利潤增長表現強勢。速常,這些股票在上漲200%-1000%之前,幾乎都表現出銷售額、利潤以及淨資產收益率的大幅度上升。這種上升表現爲當前一個季度的各項指標根對於上年同期和上一個季度同類指標的增長。
問:你能舉個例子嗎?
歐奈爾:1986年10月,也就是微軟首次公開發行後6個月,微軟發表的最新季度報告中顯示,該公司的銷售額上升了68%,利潤上升75%。1982年3月,也就是家庭庫房(HomeDepot)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後6個月,該公司發表的最新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利潤增長140%。而最近三個季度,銷售額呈加速度上升,從104%至158%至191%。而最近9個季度的平均增長水平達177%。1990年,西斯科系統(Cisco Systems)公司的盈利增長速度從9個季度前的150%上升到1100%,平均增幅爲443%。當我在1981年4月買了Price公司的股票時、該公司已經連續14個季度表現出銷售額和利潤的大幅度上升。
這也就是爲什麼我把銷售顓和利潤背後的力量稱爲造成投資盈利千差萬別的根本原因。
問:除了季度報告中顯示的季度銷售額和利潤指標,還有其他基本面因素應該加以關注嗎?
歐奈爾:投資者還應該關注年度盈利增長情況――這是一個相對比較長期的指標。
1986年,微軟的服票在開始攀升之前,年盈利增長是99%。1990年,西斯科公司的年盈利增長水平是575%。Price公司爲90%。
而且以往這些領漲股的淨資產收益率和稅前利潤率都表現良好。比如,微軟、家庭庫房和西斯科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爲40%、28%和36%。微軟和家庭庫房的稅前利潤率均達到了33%。
所有這些均發生在其股價大幅度攀升之前。因此,我的原則是:尋找淨資產收益率在達17%或更高的股票。
問:您剛纔提到的那幾只股票後來怎麼樣?
歐奈爾:微軟從1986年10月起,在後來的30周裏股價上升了266%;家庭庫房在1982年後的一年半不到的時間裏上升了912%;西斯科公司和Price公司在後來3年多時問裏股價分別上漲了2000%和750%。
問:還有其他因素應該引起重視嗎?
歐奈爾:我還要說一條非常重要的原則。假如你能夠了解並執行這一原則,那麼你就能夠發現下一個微軟,爲自己帶來財富。
所有這些股票在股價的主升浪開始之前,均有一段時間的調整,即表現爲股價下滑和平臺整理。而且這種調整通常是由於大盤下跌或者調整的因素造成的。當大盤企穩,這些股果則是宰先上漲的股票。在1990年,當大盤尚處於弱勢,西斯科公司股價一週卻上漲了9美元。毫無疑問,在接下來的一輪行情中,它是率領大盤上漲的龍頭股。
問:聽上去,你看待大盤下跌或者調整的角度與大多數人很不相同。
歐奈爾:我把大盤下跌或者調整都看成是機遇。因爲。所有新的戈頭服會利用這一段時期夯實新的底部,爲以後迅速拉昇作準備,而這種行情的逆轉可能就是明天或者是三個月以後。
問:你常說要買入那些處於龍頭行業的股票,這是因爲什麼原因?
歐奈爾:首先,板塊的概念往往要比行業來得寬泛。比如,我們常說的消費板塊,實際上就包括冪售、汽車以及家用設備等行業。從1953年開始,美國股市中那些漲幅居前的個股往往都屬於某個在市場中表現強勢的行業或者板塊。
比如說,近年來,當大家爲微軟股價的持續上漲驚歎不已之時,同樣也屬於軟件業的Peoplesoft股價也在不斷上攻;當戴爾(DelL)電腦在市場上叱吒風雲之時,同樣是電腦硬件供應商的康柏(Compaq)的股價也令人興奮。當1997年第二季度,家庭庫房的股價開始上揚的時候,沃爾馬特(Wal-Mart)和蓋普(Gap)的股價也不甘寂寞,這三家公司均屬於零售業。若是市場熱點散亂,分辨不出那個行業將是市場龍頭時不妨這麼想:那些大機構會投資於績優、成長型的藍籌股還是會投資於風險相對較大、業績不穩定的小盤股?
1997年下半年,美國股市的熱點從小盤股轉到了流通性更好的大盤股。因爲,大多數基金經理爲了進出方便,往往傾向於盤子稍大的股票。
問:市場熱點在你選股時有什麼作用?
歐奈爾:一旦你發現一隻股票各項指標(如銷售額,利潤、淨資產收益率等)均符合選股標準,並且技術面也比較看好,那麼你就要觀察一下該公司所屬的行業目前在市場中的整體表現如何。只有綜合這些因素,才能發現比較理想的投資對象。
問:你常常強調要根據公司的基本面情況和該股票的技術面情況來選股,那麼你在選股的時候是否就不着大盤?是否只要股票好,就應該毫不猶豫地買進?
歐奈爾:不是的。我們常說大盤漲了或跌了,實際上是說指示大盤的指標,如標準普爾500指數、道·瓊斯指數或者是納斯達克指數漲了或者跌了。我們之所以要密切關注大盤走勢,是因爲當大盤做頭,深幅回調的時候,有3/4的股粟,無論其基本百或者技術面情況如何,一樣會跟着下跌。
有些成長股,還有一些質量較差的股票,其調整的幅度有可能是大盤的2-3倍。最糟糕的是,有時候大盤收復失地,這些股票的價格仍離其上一個高點有相當大的距離。比如說,大盤迴調25%,有些股票會下跌40%-75%。所以,在強調基本面和技術面指標的同時,大盤走勢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