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一家公司會剝離一個部門,但其分支發展壯大,最終與母公司競爭。製藥公司雅培實驗室 ( ABT ) 的市值爲 2100 億美元,目前其分拆出來的艾伯維公司 ( ABBV ) 的市值低於其母公司,後者截至 2022 年第一季度的市值爲 2850 億美元。
艾伯維最初是雅培公司(Abbott)的研究部門,總部位於芝加哥,並於2012年底正式成爲一家獨立的製藥公司。雅培保留了非研究業務——從嬰兒配方奶粉到運動營養,再到心臟支架,無所不包。在分拆時,雅培管理層聲稱此舉讓投資者有機會客觀地評估兩家發展方向迥異的公司。然而,一些持懷疑態度的投資者懷疑,雅培董事會將艾伯維打造成了一個“倉庫”,用來傾銷一些即將到期的專利。
儘管如此,這家新公司在接下來的幾年裏似乎一路順風,其股票價格(最初發行價爲 33 美元)在 2018 年初飆升至 116 美元。不幸的是,此後不久,該公司股價開始暴跌,並在 2018 年 7 月 19 日面臨進一步的媒體壓力,當時著名賣空者安德魯·萊夫特 (Andrew Left) 的 Citron Research 將 AbbiVie 稱爲“下一個偉大的藥物賣空者”。
儘管如此,該公司表現穩健。2021年,該公司淨收入爲562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7%,淨利潤爲149億美元。
要點
- 製藥公司 AbbVie 於 2012 年從雅培實驗室分拆出來,目前規模已超過其原母公司。
- AbbVie 的市值超過 2850 億美元。
- AbbVie 生產近 26 種藥物,包括 Imbruvica、Lupron 和 Humira,這些藥物約佔其收入的 37%。
- 儘管藥物專利到期是一個挑戰,但艾伯維 (AbbVie) 於 2020 年推出了其他幾種藥物,並收購了肉毒桿菌毒素 (Botox) 製造商艾爾建 (Allergan)。
AbbVie的產品線
艾伯維的整個產品線主要由16種藥物組成,其中包括用於治療前列腺癌的Lupron、用於增強睾酮的Androgel和用於治療胰腺癌的Creon。但該公司無可爭議的重量級冠軍是Humira,一種抗炎藥物,恰好是全球最暢銷的藥物之一。
2021年,艾伯維(AbbVie)在全球銷售了價值超過200億美元的修美樂(Humira),如果你從未使用過,那就感謝你的選擇吧。醫生使用修美樂治療克羅恩病和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後者比常見的非炎症性骨關節炎更具破壞性,也更痛苦。一張標準處方藥的價格約爲6200美元,這意味着艾伯維每年售出約310萬張處方藥。修美樂之於艾伯維的重要性幾乎堪比輪胎之於米其林。僅此一款藥物就貢獻了艾伯維2020年約43%的收入。
Humira 價格不菲,但其研發和上市前的多年研發測試也同樣昂貴。普通的克羅恩病患者會接受這種交易。Humira 的收入是艾伯維第二大盈利藥物 Imbruvica 的三倍多,後者用於治療某些類型的白血病和淋巴瘤。
Lupron 是 AbbVie 用途最廣泛的藥物之一,2020 年的收入爲 7.52 億美元。Lupron 是一種適用於所有年齡段和性別的藥物,旨在治療從前列腺癌到陰道肌瘤到性早熟等各種疾病。
AbbVie 的專利即將到期
今年賺錢的藥物不一定是明年也能賺錢的藥物。這不一定是因爲優質藥物取代了老藥,而是因爲專利到期,相關藥物的市場份額因此縮水。例如,艾伯維(AbbVie)銷售多種治療血脂異常(血液中脂質水平不健康)的藥物,例如TriCor和Niaspan,但其中一些專利在過去幾年到期,大大降低了這些藥物對艾伯維收入的貢獻。
另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是:修美樂帝國門口的野蠻人。保護該藥物的專利於2016年陸續到期。其首個競爭對手抵達印度,每瓶售價200美元,相當於當時美國售價的五分之一。然而,隨着競爭對手紛紛抬高價格,這一價格未能持續。一段時間內,隨着艾伯維申請更多專利以保護其主要收入來源,並提高價格,該品牌藥物的銷量持續增長;2018年,修美樂全球銷售額增長了8.2%,2020年增長了3.5%。然而,2018年底在歐洲上市的廉價仿製藥在次年開始造成衝擊(股價暴跌以及萊夫頓的“做空”評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這些歐洲競爭對手的到來)。 2019年,修美樂的國際銷售額首次出現下滑,第三季度下降了33.5%,導致全年收入減少近20億美元。2021年,修美樂的國際銷售額較2020年下降了8.3%。
艾伯維的未來前景
預計修美樂(Humira)的生物類似藥競爭對手要到2023年纔會在美國上市,因此該藥物在美國的銷售依然強勁(2021年增長6.9%)。艾伯維(AbbVie)正在積極開發其他藥物和藥物途徑,並在2019年取得了多項進展。該公司的Rinvoq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批准,用於治療中度至重度類風溼性關節炎。FDA還批准了用於治療牛皮癬的Skyrizi。
2019 年 6 月,艾伯維還宣佈收購肉毒桿菌製造商艾爾建;雖然收購價格高達 630 億美元,但從長遠來看,這筆交易可以節省資金,因爲它可以讓公司獲得熱門產品,而無需花費研發費用。
結論
如果說我們從分析默克公司 ( MRK )、輝瑞公司 ( PFE ) 和諾華公司 ( NVS ) 等大型製藥公司的財務報告中學到了什麼,那就是一般來說,生產一種用戶羣較小的昂貴藥物遠比生產數千萬人服用的低利潤藥物要好得多。沃爾瑪公司 ( WMT ) 的規模可能比 Trader Joe's 大得多,但製藥業是完全不同的遊戲,策略也不同。藥物越有野心,它所針對的疾病越嚴重,對製造商就越有利。只要艾伯維能夠在專利到期之前將新藥推向市場,從長遠來看,該公司就應該處於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