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普爾 500指數 (S&P 500) 是確定整體經濟狀況的最常用基準。許多投資者還將標準普爾 500 指數用作其個人投資組合的基準。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 (DJIA) 曾經是衡量美國經濟健康狀況的主要指標,但該指數僅包含 30 家公司,並且在其所代表的行業中受到限制。由於範圍更廣,標準普爾 500 指數已成為領先的股票指數。許多對沖基金將其年度業績與標準普爾 500 指數進行比較——尋求實現超過指數回報的alpha 。
摘要
- 標準普爾 500 指數在很大程度上被認為是美國股市的重要基準指數。
- 該指數由橫跨多個行業的 500 家大盤股公司組成,捕捉美國企業經濟的脈搏。
- 然而,該指數僅限於大盤股,錯過了構成大部分經濟體的大量中小盤股。
- 作為市值加權指數,該基準還給予最大公司不成比例的權重,從而構成該指數的大部分。
使用標準普爾 500 作為基準的優勢
使用標準普爾 500 指數作為基準的主要優勢是該指數中包含的大盤股公司的廣泛市場廣度。該指數可以提供美國經濟健康狀況的廣泛視圖
除了範圍廣泛之外,標準普爾 500 指數的另一個優勢是該指數的組成部分每季度更新一次。委員會決定將哪些公司納入指數。考慮的因素包括超過 131 億美元的市值、至少 50% 的公眾持股量、美國總部、充足的流動性和財務可行性。
公司必須在首次公開募股(IPO) 後至少交易 12 個月,才能被考慮納入指數。通過更新指數成分,指數可以準確反映大盤市場的狀況。
使用標準普爾 500 作為基準的缺點
使用標準普爾 500 指數作為個人投資組合表現的基準也有一些缺點。大多數投資者廣泛投資於股票以外的資產,例如債券、貴金屬和現金——這些資產的價值並未反映在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中。
此外,該指數僅包含來自美國的較大市值公司。相比之下,投資者可能在其投資組合中擁有小型或外國公司。使用標準普爾 500 指數作為基準可能是衡量個人投資者投資組合回報的不准確指標。
將標準普爾 500 指數用作基準的另一個缺點是該指數不成比例地偏向大公司。排名前 10 位的股票,包括世界上一些最大的公司——蘋果 ( AAPL )、微軟 ( MSFT )、亞馬遜 ( AMZN ) 等——佔標準普爾 500 指數的近 30%。
標準普爾 500 指數使用加權市值進行構建。該指數採用股票數量乘以當前市場股價來確定每家公司的市值。然後將所有市值加在一起,然後除以一個稱為指數除數的數字。該計算的結果是指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