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類,股票信託、私募基金舉牌成爲大股東的企業不值得關注,原因是其資金來源不穩定,有可能面臨資金贖回風險。
信託運作的資金來源於一般投資者,認購有封閉時間,但到期要連本帶息歸還投資者。如果股票信託到期不能成功重組上市公司,股價將面臨巨大的拋售壓力。私募一般沒有鎖定期限,但投資者可以隨時退出,再或大盤發生系統性風險,那麼運作的資金就有可能被鉅額贖回,很容易導致運作失敗,甚至有崩盤風險。
另外還有一個最致命的缺點,就是信託和私募很少持有優質未上市公司的股權(法規也不允許持有,只允許其運作二級市場,不能參與一級市場),旗下一般沒有大量實體資產,運作一級市場的能力存在欠缺。先天缺陷使信託和私募舉牌的公司重組想象力低,不成功概率大幅提升。
第二類。保險公司舉牌的上市公司。
雖然近期“寶能系”舉牌萬科A(000002)使保險舉牌概念一時成爲熱門,但從以往保險公司投資目的來看,其收購股權大都只是做一個價值投資的事情,而不是爲了要改變公司原來的經營方向做資產重組。簡單理解就是保險公司是爲了享受優秀上市公司未來可能帶來的收益而進駐,而不是爲了通過重組上市公司來造富。因此,保險公司舉牌的原因更多的是出於資本運作理財目的,而不是爲了真正想徹底重組這家公司(這裏指的重組是指改變原有公司經營方向,徹底和原來的公司完全不同)。
第三類,剛成立公司收購上市公司股權。
法規規定注入上市公司資產必須有持續的營利性,需要有三年的持續盈利並達到一定規模。所以剛成立公司收購上市公司股權成爲第一大股東,短期內進行重組的概率不高,如天馬精化(002453)的買殼方就是剛成立的,其重組能否成功需要長時間觀察。
那麼,哪些股權收購行爲值得關注呢?
重點關注的大股東資產注入。旗下有大產業、大資本的企業收購上市公司股權成爲大股東的。爲什麼這類股權收購值得關注呢?因爲願意花鉅額購買法人股股權做大股東的,其背後肯定有重大的戰略意圖。很可能是爲剝離原有上市公司資產,注入該公司旗下資產實現資產重組獲取戰略高溢價收益。如果舉牌的公司本身很有實力,那麼借殼重組成功的概率就會很高。
對於大股東資產注入的重組,一定要評價其注入資產的質量,注入的資產能夠讓企業帶來多少收益,毛利率是多少,能夠讓企業每股增加多少收益,這種收益的持續性能維持多久,這裏顯然需要一些基礎分析的知識,特別是一些財務知識。
如杉杉股份(600884) 通過投資中信證券( 600030) 取得巨大成功,資本市場運作獲得了幾十億元收益。近兩年又通過控股子公司入駐希努爾(002485),目前已經成功重組,股價有望出現成倍漲幅。總之,在旗下有巨大資產的公司收購上市公司股權的,其併購行爲都是非常值得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