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中討論的預測主要是指對股市的預測,其中涉及的很多問題與自然科學中討論的預測是不同的。預測這個概念,很容易使我們想到諸葛亮的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預測”。不過,金融市場的預測和我們通常的“預測”是不同的概念。
在金融市場裏所說的預測,與“諸葛亮”式的“預測”的不同之處在於,這裏“預測”的“知”是建立在參與者打算投資“行”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說,參與者在預測市場的時候已經投資了,而且是向着“預測”的方向進行投資。由於參與者的“知”和“行”是一體的,並且幾乎同時發生、相互作用、相互反饋,所以這樣投資的結果就導致了預側的結果得以實現,於是預側就成功了。
而諸葛亮式的“預測”是在未“行”之前就早已“知”,“知”和“行”是分離的。由於“知”和“行”之間的反饋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在太短的時間裏“來不及知”,而對太長時間後的事也“無法知”。這就是金融市場與自然世界的不同之處。
由於羊羣效應,使得次級運動的趨勢性自我加強,隨後又自我毀滅,所以不斷進行順向次級運動與逆向次級運動循環,並形成牛市形態和熊市形態。道氏就是利用這些形態來預測基本運動的—不斷地利用次級運動去“發現”基本運動。
金融市場的基本運動可以被預測的根本原因是:預測和趨勢兩者不是孤立的,而是通過“知”和“行”兩者雙向互動、雙向反饋的。儘管市場原本不可以被預測,但由於預測行爲指導了投機行爲,而投機行爲又實現了預測,所以使得市場變得可以被預測了。這就是金融市場的預測機制。